焊接验收规范-探究.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焊接检验规范 Welding Inspection Procedure Rev.00 Page 1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1.1.1 本标准使用于手工电弧焊(SMAW)、埋弧焊(SAW)、氩弧焊(GTAW)和气体保护焊(GMAW)方法完成 的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焊接结构件的验收。 1.1.2 有特殊要求的焊接结构件应在图纸和订货技术要求中注明。 1.1.3 焊接结构件的验收按照图纸、工艺文件的规定。 2. 焊接检验 2.1 焊接前检验: 2.1.1 审查焊接工艺规程(WPS)和焊工资格 焊工资格评定是验证焊工在特定条件范围内、使用指定的材料、焊接某个焊接接头的技能。这 些条件通常包括焊接方法,母材形状及类型、接头位置,焊接技术和焊接方向和位置。所以检验 员需验证焊工、焊接操作工的资格能满足焊接生产中的焊接工艺的要求。 2.1.2 检查焊接设备状态 验证焊接设备上的仪表是否校核过且是否在有效期内。 2.1.3 核对焊材和母材的匹配性 母材和焊材在焊接前验证确认符合 WPS 的要求。材料试验报告和材质证明书都是有效的证据, 所以需做好材料的标记跟踪,确保焊接中使用到的材料能追溯的原始材质证明书。 2.1.4 2.2 焊接过程中的检验 2.2.1 检查焊接接头的准备和装配 检查焊接接头边缘的准备和装配(检查坡口尺寸深度、角度、钝边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是焊接 检验程序中的最重要步骤,若在这里不正确的话,也基本上注定焊缝将会不符合要求。接头焊接 区域的清洁要求,在焊接接头两边距离焊缝中心范围内的焊渣、锈、油脂、切割渣、油漆和其他 表面污染必须清理干净。对于黑色金属其清洁范围离焊接坡口边缘至少 13mm,对于有色金属清 洁范围离焊接坡口边缘至少 51mm。检查坡口表面粗糙度及表面缺陷,若焊接区域有锈就要求将 该区域磨出金属光泽。若表面有松动的蓝色氧化皮的话,就需要打磨去除了。 装配 T 型接头时需特别注意,大多数 T 型接头两边用焊缝连接,T 型接头会减少焊缝的有效的 尺寸。若是两面焊 T 型接头,在焊后就看不到接头间隙了。总之,实际的焊缝尺寸需增加接头间 隙来保证。见图 1.1 图 1.1 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相当大的力作用在焊接接头上,意味着采取定位措施保证焊接接头在整个焊 接过程中的对中。有定位焊的地方,要检查定位焊的长度和数量来确保正确的装配定位对中。 点 焊间距应小于 400mm,点焊焊缝应有足够的尺寸和强度以避免变形和断裂,筒体纵环焊缝点焊 长度应大于 30mm,点焊后表面应清理和去除缺陷,所有点焊焊缝必须清除干净,需要保留在原 焊接检验规范 Welding Inspection Procedure Rev.00 Page 2 位的点焊除外。 2.2.2 检查焊接接头预热或初始温度 2.2.3 检查符合焊接工艺规程(WPS) 该阶段的焊接检验的目的是保证实际焊接操作符合所应用的焊接工艺规程(WPS)要求。需验证 下列因素: - 焊材类型和尺寸 - 电流和电压 - 气体流量 - 焊接速度 - 定位焊和焊缝端部处理 2.2.4 检查主要焊道质量 大多数焊接过程的重要部分是打底焊,根部焊道作用是在接头根部牢固连接接头两部份。对于 不带衬垫的接头,根部焊道需要能提供足够的热量熔化连接接头两边边缘部分而不造成过度熔透 (焊穿和焊瘤—见图 1.2)。对于带衬垫的接头,根部焊道必须能够连接接头两边缘部分和衬垫, 使其形成一个整体焊道,但是焊接多边的带衬垫根部焊道经常会发生根部未熔合现象。 第二要考虑的根部焊道的形状,要求平的或微凸。若是多焊道焊缝要求凹的焊道外形。注意对 凹的焊道,收缩应力会造成裂纹,如图 1.3 所示。另外过凸的焊道会造成为熔合,因为过高凸的 焊道表面会阻止电弧进入焊道与母材的死角,如图 1.3 所示。 2.2.5 检查层间焊道温度和清洁度 对于有预热和层间温度要求的接头,这就意味着接头在整个焊接过程中需要保持在所需的温度 范围之内,若暂停工作,就需要考虑工件是否允许冷却下来,还是需要保持接头的最小预热温度 至焊接结束。 关于层间温度,若有最高要求(特别有冲击韧性要求的地方)应在整个焊接过程中,经常测量 温度以保证层间温度不超过要求。若发生层间温度过高,不能使用任何加速冷却方法。预热和层 间温度的目的是控制接头区域的冷却速度,因此强迫或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