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第一私立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VIP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第一私立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第一私立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 “礼” “为政以德” “有教无类”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2.孔子路过泰山,见一妇女在坟边痛哭。询问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虎吃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搬迁,妇女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感慨地对弟子们说:“苛政猛于虎也!”。由此,他提倡 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而不仁,如礼何? C.为政以德       D.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3.在以下孟子的话中,说明其主张人性本善的是 A.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B.思诚者,人之道也 C.以德服人        D.欲贵者,人之同心也 4.《史记》云:“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上述记载反映了董仲舒的思想观念 给后人留下了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体现了迷信对封建史学的影响 记载荒诞不经,缺乏科学精神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5.明代晚期思想家李贽认为人的思考标准应该是 A.孟子学说  B.自己的判断   C.程朱理学   D.四书五经 6.《齐民要术·序》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 A.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   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的思想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7.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的比例约达50%~71%,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包括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B.国家较长时间内处于统一或局部统一C.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对外交往频繁 D.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比世界其他民族聪明有人将明清时期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这时的“晚霞”是指A.集大成的科技巨作涌现 B各种发明不断出现C.早期反封建思想出现 D古代小说蓬勃发展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 10.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这说明了的实质问题是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 B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 D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能否发挥作用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是A.甲骨文 B金文 C籀文 D铭文有人看了古代一幅著名绘画称:“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这幅画是A.《送子天王图》 B《清明上河图》 C《货郎图 D.《五子夺莲图》观察面的“文征明印”,其字体是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反映的是作者A.安史之乱后颠沛流离的生活 B忧国忧民情怀 C.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 D寄托自己的政治报负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4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从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简要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A.楷书 B.隶书 C.小篆 D.草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