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1.实验背景及目的
2.实验内容
2.1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2.2 仪器、用具
2.3 材料
3.实验的方法与步骤
3.1植物细胞液泡的活体染色
3.2 洋葱鳞茎
3.3 黄豆根尖:
4.实验结果
5.文献查阅及文献综述
6.参考文献
1. 实验背景与目的
活体染色是指对生活有机体的细胞或组织能着色,但又无毒害的一种染色方法。目的在于显示生活细胞内的某些天然结构,而不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和产生任何物理、化学变化以致引起细胞的死亡。活体染色技术可用来研究生活状态下的细胞结构和生理、病理状态。
液泡是细胞内浓缩产物的主要场所,有十分重要的功能。中性红是液泡的特殊染色剂。线体是细胞内一种重要细胞器,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细胞的各项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通过线粒体呼吸作用来提供的。活体染色是应用无毒或毒性较小的染色剂真实地显示活细胞内某些结构而又很少影响细胞生命活动的一种染色方法。詹纳斯绿 B是线垃体的专一性活体染色剂,液泡是细胞内浓缩产物的主要场所,有十分重要的功能。中性红是液泡的特殊染色剂。线粒体中细胞色素氧化酶使染料保持氧化状态呈蓝绿色,而在周围的细胞质中染料被还原,成为无色状态。线粒体是细胞器活体观察的一种重要手段。
2.实验内容
2.1 植物的活细胞→中性红染10分钟→吸干染料→换上Ringer氏液→制片观察。
3. 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3.1仪器、用具:显微镜、解剖盘、剪刀、镊子、解剖刀、吸管、载玻片、盖玻片、擦镜纸、吸水纸
3.2 材料 :洋葱鳞茎 黄豆根尖
3.3 试剂
2.3.1 Ringer溶液
NaCl 8.5g(变温动物用6.5g)
CaCl2 0.12g
NaHCO3 0.20g
KCl 0.14g
NaHPO4 0.01g
葡萄糖 2.0g
加蒸馏水 至1000ml
3.3.2 1%和1/3000中性红溶液:称取0.5g中性红溶于50mlRinger液,稍加热(30-40℃)使之很快溶解,用滤纸过滤,装入棕色瓶于暗处保存,否则易氧化沉淀,失去染色能力。
临用前,取1%中性红溶液1ml,加入29ml Ringer溶液混匀,装入棕色瓶备用。
实验方法与步骤
4.1 .植物细胞液泡的活体染色 4。1.1 洋葱内表皮:撕取洋葱鳞茎内表皮,放在加有一滴1/3000的中性红染液的载波片上,染色10min,用吸水纸吸去中性红染液,换上蒸馏水,盖上盖玻片,显微镜观察,可见到被染成砖红色的中央大液泡。 4.2黄豆根尖: 4.2.1取一干净载玻片,滴一滴1/3000中性红染液; 4.2.2用刀片将初生的黄豆根尖(约1-2cm长)切一纵薄片,置染液中,染8分钟; 4.2.3用吸管吸蒸馏水滴在染液周围,使染液冲淡,吸去再换水使染液近无色; 4.2.4用盖玻片盖在样品上,吸去多余水分; 4.2.5观察:在高倍镜下,先观察分生区细胞,寻找染成红色的圆形液泡,这是初生的幼小液泡;由分生区向伸长区观察,在长方形细胞中寻找染色较浅,体积增大的液泡;在根毛区寻找体积更大的液泡,有的占据胞质大部分,将细胞核挤至一侧。
5.实验结果
5.1中性红染色原理
中性红是液泡的活体染色剂,在细胞处于生活状时,液泡被染成红色,细胞质及核不着色,若细胞死亡,液泡染色消失,细胞质及核呈现弥散性红色。
5.2 分别绘图示液泡和线粒体形态和分布.
6.文献查阅及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早在1887年,荷兰植物生理学家Pfeffer首先用次甲基蓝的稀淡溶液活染水绵和蓝藻及浮萍叶细胞的液泡。当时对他的实验没有引起重视。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法国著名的植物学家季尔蒙(A. Guillermond)和唐萨尔(P. A. Dangeard)两个学派系统地、全面地进行活体染色剂的使用,利用活体染色技术来研究活的植物细胞内细胞质基本形态构造的组成物。他们先后提出了“液泡系统”和“线粒体系统和质体系统”的学说。从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三四年,法国的M. Parat又系统地、深入地利用活体染色技术,并与其他新技术结合,研究动物细胞的细胞质基本的形态结构、演进规律及其生理功能。Parat第一次在动物活细胞内发现了一个液泡系,提出了“液泡系和高尔基区学说”。苏联的拿索诺夫学派,后来还在巴哈学说的基础上,应用中性红活体染色技术来研究细胞的“类坏死”现象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主题阅读.doc VIP
- ARKInvestBigIdeas2025-歌者PPT中文校对版.pdf VIP
- 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全国篇.doc VIP
- 2025西双版纳供电局及所属县级供电企业项目制用工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三十六计.docx VIP
- 2025年10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pdf VIP
- 大数据数据资产价值评估.pdf VIP
- 钟君申论笔记.doc VIP
-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新人教版.doc VIP
- 高考英语3500词高频单词词块默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