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专题检测三 苏教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专题检测三 苏教版

专题三 专题检测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第Ⅰ卷(共36分) 一、语言基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舷梯(xuán)       半晌(shǎnɡ) 湔雪(jiān) 密密簇簇(cù) B.翘首(qiáo) 勋绶(shòu) 亚裔(yì) 拾级登梯(shè) C.剽窃(piáo) 纶巾(ɡuān) 逦迤(yǐ) 鼎铛玉石 (chēnɡ) D.锱铢(zī) 仓庾(yǔ) 台榭(xiè) 如椽大笔(yu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凛冽 归咎 捶胸顿足 郑重其事 B.赎罪 桅杆 矢志不逾 穷兵黩武 C.撰写 应酬 一愁莫展 天网恢恢 D.虔诚 喟叹 厥功甚伟 不可一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70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________,永志不忘。 ②入口处那一小队水兵向美国军官敬礼后,即放下手立正。乐队________。 ③________我很早就离开德国,但对希特勒上台搞法西斯主义,我也感到有连带责任。 A.肃静 寂然 虽然 B.肃穆 寂然 尽管 C.肃静 戛然 尽管 D.肃穆 戛然 虽然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猛然一震,“九一八!”1931年9月18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1933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9点18分。 B.我站在一座在20毫米口径的机关枪上临时搭起的木台上,离签字桌约两、三丈远。 C.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突然双腿下跪,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 D.这套由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教育厅推荐的历史教材名为《1931—1945亚太地区的人权:社会责任与全球公民权责》。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赎罪、认罪。 B.这套推荐教材的出版,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主席列国远表示欣慰。 C.一时间,中国话、英国话、发音语调略有不同的美国英语以及法国话、荷兰话、俄国话,起伏交流,笑声不绝。 D.这套与抗日战争史实有关的教材,将供11年级、12年级以及社会学研究和法律课教学的教师使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历史根源 中国疆土辽阔,地域相连,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一般地说,中原的农业民族地区气候湿润,宜于农业精耕;北方民族居住区域气候恶劣,植被差,只能粗放牧业;南方民族居住区多高山、丘陵,虽从事农耕业,但交通阻隔,古代长期处于刀耕火种的阶段。这种民族区域经济的自然分工与发展不平衡和地理上的互相连结与交错杂居,为它们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提供了天然条件。 经济生活的本质决定,任何一个民族,出于生计和民族的发展,都需要和其他民族进行物资交换,扩大经济往来。北方游牧民族单一的经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为了获取生活上不可缺少的农副产品,如谷物、布帛等,不得不依赖于中原的农业民族。南方、北方各民族我们称之为边疆民族。中原地区常常经济富庶、文化繁荣,对周边民族有极大的吸引力。边疆民族以不同的方式向中原靠拢,或掠夺、战争,或贸易、和亲,或入主中原。秦始皇修长城,并没有堵住匈奴的不断掠边。汉时,冒顿入寇,网开一面使汉高祖得以脱险,其目的是以此为条件向汉朝换取大量的物资。契丹、女真、党项等族虽然对北方农业进行了大规模开发,但经济发展的程度仍远不如中原内地,他们仍然不断地逼近中原,要求南方朝廷供应物资甚至要求给予土地。中原经济对北方民族不断吸引,使他们步步南下,留在汉地的就融合于汉族之中。当北方民族弱小力不敌中原朝廷时,有时也会以主动“入贡”的方式来谋求经济利益,换得中原天子的“赏赐”。边疆民族潮流般的一次次向中原靠拢、合聚的历史现象一直不断。同时,中原民族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畜牧业经济的补充和支持。中原朝廷在与少数民族地区交界处开设互市场所,开展贸易,达到双方经济互惠之目的。这种经济上互相联系和交往的形式,历时久远,难以中断,且逐步完善。 几千年来,中华各民族间的关系变化虽然曲折复杂,形式多样,但无论是以战争掠夺的形式,还是以和平交往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实质都是为了实现经济上的相互需要和满足,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成为边疆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和生产体系的一部分,边疆地区的畜牧业经济也成为中原地区社会经济和生产体系的一部分,各自都不能相互缺少,这种民族间经济的联系和依赖,将各个民族社会生活内在的需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