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送东阳马生序复习教案汇编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宋濂,明朝著名文学家?? 一、重点字词解释1、通假字⑴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 ⑵与之论辨:辩论。辨,通辩2、重点实词⑴余幼时即嗜学:喜欢,爱好。⑵弗(不)之怠:懈怠,不放松抄写。⑶走送之:跑。⑷(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担心,忧虑。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尝,曾经。趋:奔向。先达:学术界的前辈。⑹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⑺或遇其叱咄:或,有时。叱咄:训斥,呵责。⑻(持)汤沃灌:热水。沃灌,浇洗。⑼(主人)日再食:每天提供两顿饭。再,两次。食,提供伙食。⑽非天质之卑:天资,人的智力。卑,低下。⑾言和而色夷:夷,平和。⑿父母岁有)裘葛之遗:裘葛,冬夏的衣服。裘,皮衣。葛,夏布,指夏天穿的衣服。遗,赠送。二、理解思考1、文中从几方面概括作者求学时的客观条件?路途:遥远艰难。衣着:破旧不能御寒。饮食:每日两顿,毫无滋味。??? 2、第一、二段文字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比,增强说服力,突出中心。3、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序、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坚”专心致志,这是宋濂起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4、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5、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实际谈一下。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勤奋学习,立志上进的动力。6、举出你知道的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 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 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 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 晋朝,车胤(yìn)囊萤读书。孙康家贫,映雪读书
中考链接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题一?
㈠阅读文言文,完成17-20题。(12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余/因得/遍观群书
B.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A.余幼时即嗜学 ( )
B.腰白玉之环 ( )
C.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D.媵人持汤沃灌 ( )
翻译下列句子。(4分)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译: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译:
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
参考答案:
(2分)C
(4分,每项1分)A.爱好、喜欢 B.在腰间佩带 C.等待 D.热水
(4分)
到了成年,更加羡慕圣贤的学问。或译成:已经成年,更加羡慕圣贤的道理。(只要意思正确即可给分)(2分)
因此即使我比较愚钝,但终于有所收获。或译成:因此我虽然比较愚钝,但终于学有所获。(只要意思正确即可)(2分)
用文章中的话作答: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答成“以中有足乐者”亦可。用自己的话回答,答出以下要点:
坚守学习信念 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
只要意思正确即可。
[甲]当余之从师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zhǎn)粥不充,日昃(zè?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晨人持汤沃灌:????? ?????????????腰白玉之环:
再适长山朱氏:?????????????????? 往往馕粥不充:
8.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9.[甲][乙]两文都有写生活条件艰苦的句子,请你各摘录一句。(2分)
[甲]文:???
[乙]文:
10.[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5分)
参考答案:
7.答案:热水 挂在腰间(腰佩)?到、往?? 够、充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