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李丽)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李丽).doc

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李丽)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李丽).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李丽)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李丽)

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第十小学 李丽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仅是一些基础知识?当然基础知识是我们小数教育必须完成的任务。但是21世纪的建设者,在需要这些的同时,更需要一种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或许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不可能出现什么科学家,但是从小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也是新时代对小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那么我们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做些什么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一些尝试。 例如:《长方体的认识》一课,先让学生反复摸长方体,然后分小组合作,探讨长方体特征。学生利用剪、量、拆等方法发现并总结出一般长方体的特征,还发现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特殊长方体的特征以及正方体的特征。这样的教学不是老师的包办代替,而是真正让学生做探索新知的主人。 二、教师要巧妙设疑,把握学生主动思维的契机。 现代教学论认为激疑是教学的重要策略,教师善于激疑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引发学生的好起奇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结合数学教材的结构、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适时地巧设疑境,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引导学生认识“分率”和“用分数表示具体数量”之间的差别是分数应用题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一般教师只是指出它们的区别之后便不了了之,但这往往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学生在此知识点上经常出现错误。我精心设计了一道貌似简单的练习题,通过两次巧妙的设问,为学生拓宽了思维的空间。思考题: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如果第一根剪去 1/3 ,第二根剪去 1/3 米,那么哪一根绳子的剩下部分长?开始有些学生认为这两根绳子剩下的长度相等。显然他们对于题中的 1/3 和 1/3 米的差别分辨不清。后来,经过我的引导和学生的认真思考之后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因为不知道绳子的具体长度,所以无法知道第一根绳子的 1/3 究竟有多长,这样也就无法比较哪一根绳子剩下的长。 我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问题: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就能比较这两根绳子剩下部分的长短了呢 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大家议论纷纷。我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先启发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这两根绳子剩下部分的长度相等? 生:当这两根绳子都等于 1 米 的时,第一根绳子的 1/3 等于 1/3 米,它们剩下的长度相等。 师:既然这两根绳子原来的长度决定了剩下绳子的长短,那么这两根绳子原来有多长时,其中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学生接二连三地举手发言 “当这两根同样长的绳子大于 一米时,第一根绳子剩下的短。因为它们都大于 1 米 时,第一根绳子的 1/3 大于 1/3 米,所以第一根绳子的剩下部分短。” “当这两根同样长的绳子都小于 一米时,第一根绳子剩下的长。第一根绳子的 1/3 小于 1/ 3 米 ,这时第一根绳子的剩下部分长。 至此,大家沉浸在一片成功的喜悦之中,不料,我却指出答案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又愣住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我认为这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的长度不能小于 1/3 米。”一位因激动而涨得满脸通红的小男生说道:“如果它们都小于 1/3 米,第二根绳子就不够剪去 1/3 米。”这个回答显然是非常精彩的。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分率”和“用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之间区别的认识,又渗透了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充分锤炼了学生思维的广阔与深刻性。 三、让学生学会猜想,放飞他们思维的灵感。 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将猜想引入数学教学之中,将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促进能力的提高。因此,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说:“数学既要教证明,又要教猜想。”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1 、用变形框由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试问:“大家猜想一下,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面积有什么变化?”这时,学生窃窃私语。有很多同学说“没有变”,有少数同学说“变了”。 ② 师:“到底谁的猜想是正确的呢?相信大家学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这一课后你就会明白了 !” ③ 探索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④ 学完以后,再猜。“并且要让你的猜想能站得住脚,找理由来证明。”顿时,同学们兴趣盎然,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了。 通过两次的观察、猜想,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很好地锤炼了学生的思维。他们都非常高兴,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新的知识,并且会运用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师要留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

文档评论(0)

zyongwxiaj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