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2:单元综合检测(4).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按捺(nà) 应届(yìnɡ) 气喘吁吁(xū) B.强劲(jìnɡ) 琴弦(xián) 追根溯源(sù) C.端倪(ní) 豢养(huàn) 济济一堂(jì) D.复辟(bì) 整饬(chì) 垂涎三尺(yán) 解析:选B。A项,“应”读yīn;C项,“济”读jǐ;D项,“涎”读xiá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春暖花开,冰雪消融,娟娟细流滋润万物,历经严寒考验的北方大地,告别了千里冰封的季节,焕发出勃勃生机。 B.有些人面对他国文化的进入忧心忡忡,而对本国文化的输出则夸夸奇谈,这两种反应其实是同一回事,都反映了强烈的文化自卑感。 C.当欣赏杜甫那些千古流传的诗作时,我们一定会感受到在忧患重重的现实处境中,诗人的感情心志与民生痛苦如胶似漆般地结合在一起。 D.千百年来,古典诗歌中写渔父扁舟垂钓之“象”, 以达作者超脱旷达之“意”者,可谓层出不穷,而溯其本源,《楚辞·渔父》堪称发韧之作。 解析:选C。A项,“娟娟”应为“涓涓”,B项,“夸夸奇谈”应为“夸夸其谈”;D项,“韧”应为“轫”。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本届“挑战杯”竞赛参赛人数和参赛作品的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B.我们兄弟手足情深,我怎能丢下身有残疾的哥哥和弟弟去观看精彩的演出呢? C.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一种刊物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能否为读者献上丰富、新鲜、优质的精神食粮。 D.我在这里要向以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卖书者呼吁:书价涨得太快,太狠! 解析:选D。A项,“参赛人数”,与“提高”搭配不当;B项,有歧义,“身有残疾的哥哥和弟弟”指代不明;C项,两面对一面,“强大生命力”与“否”不照应。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________,________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于执着中显出超脱 ②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 ③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 ④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 ⑤于厚重中显出轻灵 ⑥这也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A.④②⑤①③⑥   B.④⑤③⑥②① C.⑤①④⑥②③ D.③⑥④⑤②① 解析:选A。联系语境,抓住“反过来说”“把二者结合一下”来判断。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从“姓”看上古婚姻制度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具有独特的表意性。它不仅是一种书写的符号,更能传达出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最早的汉字是按照字义来绘制的,字义和字形往往发生直接联系。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也是我国最早一部根据字形说解字义的文献,因而也能由此看出汉字形体所反映的文化内容。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血缘和婚姻为纽带,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婚姻孕育了生命,也维系了社会的发展。《说文解字》中女部的字有238个,是全书最大的部首之一,展示的内容极为广泛。就感情色彩而言,可分为褒义的,如媛、好;贬意的,如妒、奸、婪;而占绝对数量的则是中性的。最后一类女部字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上古婚姻状况。 《说文解字》:“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形声兼表意)。” “姓”字从女,上古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姓是宗族图腾的标志,也表明同姓的人都是一个女姓祖先的子孙,是一个氏族的标志。“姓”之形式结构所表现出来的特定内涵来自于母系社会群婚制度。 在群婚初期形成的是血缘婚,它是一种以同胞兄弟和姊妹之间相互婚配为基础的婚姻制度。互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既是兄弟姊妹,又是夫妻。在周代以前的漫长年代里,先民一直延续这种“同姓而婚”的血缘婚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兄弟姊妹通婚的弊端,于是逐渐摒弃了兄弟姊妹间的通婚方式,废止了“同姓而婚”的制度。《左传·僖公三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国语·晋语》:“同姓不婚,恶不殖也。” 《礼记·坊记》:“娶妻不娶同姓。”族外婚制即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族外婚指的是有婚约联盟的两个部族之间不同氏族的同辈男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制度形式,丈夫和妻子必须属于不同的氏族,他们之间只有婚姻关系,没有经济联系。他们仍然生活在各自的氏族。由于男子选择配偶被排斥在本氏族之外,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因而世系只能按母系传承,子女从母姓。这也是神话“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的历史原型。 《说文解字》对“姓”的解释,在“圣人无父”的神话话语与“知母不知父”的历史话语之间穿行。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