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急组织网络结构特征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应急组织网络结构特征解析.doc

社会网络视域下中国应急组织合作关系分析 Analysis of the Cooperation Network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Emergency Organization 平 健 辽宁省政治经济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沈阳110004 Ping Jian Depart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Liaon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Shenyang, 110004 摘要:以汶川地震为例,运用内容分析方法,遴选汶川地震应急处置救援数据,辨识应急组织构成,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应急组织的类型和参与频次。将政府组织、军队、非营利组织和国有企业四类组织构成的网络视为应急组织整体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解析中国应急组织网络的成分、密度和集聚系数等特征,剖析各级各类组织间合作问题,厘清各级各类组织间合作关系,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有助于提高应急组织间合作效率,进而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关键词:应急组织合作网络;整体网络分析;网络密度;集聚系数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经济发展失序、社会发展失稳、社会道德失范和公众心理失衡,导致人民内部矛盾突显,刑事犯罪高发,社会形势复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呈高频次、多领域发生的复杂态势,严重冲击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考验着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和平时期政府所具备的公共管理3大职能之一,且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各类各级应急组织的合作效率影响突发事件的处置效率和效果。2008年1月,我国南方发生雨雪冰冻灾害,气象部门未将灾情信息及时传递给政府决策部门,导致最佳应急处置时机被贻误[]。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应急组织间缺乏统一指挥,造成处置现场出现救援力量不足或过剩的现象[]。上述事件表明,深入剖析应急组织合作问题,厘清各类各级组织间的合作关系,有助于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已有学者对中国应急组织合作问题开展了研究。郭雪松等[]提出中国社会转型期跨域危机治理中存在的“碎片化”问题,实例分析得出管理条块分割、专业部门隶属不同、管理层级复杂、多头指挥协调困难是产生该问题的根本原因。薛澜等[]结合国外应急管理先进经验,提出应用网格化管理方法,制度化规定各部门、各地区和军民的应急管理职能。郝晓宁等[]分析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协调合作问题,提出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机制。上述研究皆是定性归纳总结应急组织合作问题,定量剖析中国应急组织合作关系的研究鲜见。 本文以汶川地震为例,运用整体网络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中国应急组织合作网络特征,厘清各级各类组织间的合作关系,剖析组织合作问题,提出优化应急组织合作关系的建议。 一、应急组织构成及网络模型 1、 汶川地震应急组织构成 灾害发生后,参与处置救援的组织数量和任务数量不断增加,使得多组织协同应对成为了一项极其复杂且困难的工作[]。面对如此复杂的任务,需从组织类型和参与频次等方面分析应急组织构成,识别组织类型,为网络模型构建和整体网分析提供依据。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此次地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被称为“汶川大地震”。本文从新浪网、中新网、搜狐网和凤凰网等网站,按天(从2008年5月12日到2008年6月12日)摘录汶川地震应急处置救援数据,共2265条,总计313,569字。对所得数据进行内容分析,得到汶川地震应急组织类型和参与频次,如表1左半部分所示。 从表1可知,汶川地震发生后,参与处置的应急组织主要包括政府组织、国有企业、军队和非营利组织等四类,其中政府组织又分为国家级政府、省级政府和地方政府三个级别。参与频次指各类组织参与处置救援的次数,同一组织同一天参与两项任务,则参与频次为2;同一组织两天参与同一任务,其参与频次也为2。各类组织30天内总计参与频次为945,政府组织所占比例最大为69%。其中,国家级政府参与频次为482,省级以下地方政府参与频次为54。在四类组织中,非营利组织参与频次最少为51,所占比例仅为5%。 2005年8月美国遭受卡特里娜飓风灾害,造成657人死亡,230万居民受停电影响,墨西哥湾附近三分之一以上油田被迫关闭。美国科学家分析了从2005年8月25日到2006年9月25日的卡特里娜飓风应急处置救援数据,得到应急组织类型和参与频次,如表1右半部分所示。 表1 汶川地震和卡特里娜飓风应急组织类型和参与频次 汶川地震应急组织类型和参与频次 卡特里娜飓风应急组织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