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三角高收入人群医疗市场分析
长三角高收入人群医疗市场分析
孙 蓉(上海瑞金医院)
黄采金(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潘文灏(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兼职)
摘要:本文根据国家与城市统计局的数据,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高收入人群数量
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针对高收入人群的高端医疗市场潜力巨大,与专业健康险
公司合作、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医疗机构可以开发这一市场。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收入人群
长江三角洲地区(间称“长三角地区”)是社会经济最发达地区,也是医疗卫生
市场最具潜力的地区。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医疗卫生市场的竞争日益激
烈。无论是大型国有医院开设特需门诊,还是民营医院推出优质服务,医疗市场中的
高端客户—— 高收入人群成为众多医院争夺的目标人群。这一细分市场到底有多大?
本文对此进行定量研究与分析,以认清这一市场的基本轮廓与前景。
一、高收入人群的定义
目前国内对高收入人群尚未形成共识。本文以迄今为止权威部门——国家统计局
所进行有关高收入人群的调查为基础,来廓清高收入人群的基本状况,为长三角地区
高收入人群的医疗市场分析奠定基础。
2000 年 7 月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进行了第一次高收入专项调查,样
本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浙江、广东、云南、陕西、湖北、辽宁等 10 省市的
9956 户城市高收入家庭。这是目前由国家权威机构公布的唯一有关高收入群体调查数
据。基本情况如下:
1. 调查得出的中国“富人标准”是:户均年收入 3 万元以上,拥有商品房或者拥
有私人汽车;虽没有商品房和汽车,但户均年收入远远高于3 万元的家庭。
2. 城市高收入群体平均收入在25000 元以上,基本构成在不断变化。
3. 从年龄角度分析:30~50 岁的人成为城市高收入群体的主体。30~40 岁比例最
高(37% ),其次为40~50 岁(31.3% )。
4. 从岗位角度分析: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比例最大(31% ),其次为专业技术人员
(25.2% )。
5. 从职业角度分析:平均收入位居前列的职业为私营企业经营者、社会中介服务
人员、导游、股份制企业负责人、三资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IT 从业人员、个
体经营者、工艺美术人员、国有企业负责人等。
1
6. 从性别角度分析:男性占73%,女性占27% 。
7. 从学历角度分析: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平均收入最高,人均月收入 12000 元左
右,占3.1% 。
8. 9956 户城市高收入家庭拥有住房、汽车等高档消费品,在购买保险、子女教育
方面舍得花钱:1999 年所有高收入家庭平均寿险支出2065 元,财险支出 1185
元。其中购买保险的家庭占总样本的 49.3% ,购买保险的家庭平均寿险支出
4097 元,财险支出2405 元。
9. 据初步测算,高收入群体的人口接近 4500 万,占城市人口的 10%左右,占全
体人口的 3.5%左右。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 20000 元,恩格尔系数已降至 15%
以下,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富裕型消费。
2002 年 7 月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在天津、石家庄、济南、广州、南京、成
都、兰州、沈阳进行了首次城市居民财产调查,取 3997 户居民家庭作为有效样本户。
家庭财产分成四部分:住房、金融资产、经营资产、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现值。基本
情况如下:
1. 就整体富人而言,20%家庭拥有居民全部金融资产的66% 。
2. 将居民家庭拥有总资产数量由高至低排序,家庭户数均分 10 等份,处于最高
10%的家庭界定为富裕家庭,同时分大、中、小城市。富裕家庭户均总资产为
大城市122.4 万,中型城市96.7 万,小城市60.9 万。
3. 中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户均总值 22.83 万元,近 50%城市居民财产在 15~30
万元之间,户主年龄在35~40 岁之间的家庭财产最多,为28.20 万元。
4. 80%城市居民拥有属于自己的住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