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二讲 文言虚词 博学智慧背囊点点金.ppt

2 第二讲 文言虚词 博学智慧背囊点点金.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第二讲 文言虚词 博学智慧背囊点点金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用法 一、而 常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 《屈原列传》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 ;二、何 1.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 “为什么”“什么原因”。 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石钟山记》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 时,“何”要后置。 ; ①子何恃而往? 《为学》 ②客何为者? 《鸿门宴》 ③牛何之? 《齐桓晋文之事》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丞相祠堂何处寻? 《蜀相》 ;2.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 “怎么”。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世家》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 “怎么这样”。 ①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石壕吏》 ②何敢助妇语? 《孔雀东南飞》 ;3.复音词 (1)“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 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五人墓碑记》 ②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孟子·梁惠王上》 ③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阿房宫赋》 ;(2)“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 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 “凭什么”等。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 《短歌行》 ;三、乎 1.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儿寒乎?欲食乎? 《项脊轩志》 ②欲安所归乎? 《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