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试卷分析.doc

2011年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试卷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试卷分析.doc

PAGE  PAGE 36 2011年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试卷分析 宝鸡市教育局教研室高中组 2011年4月23日~24日,我们举行了全市第三次高三教学质量检测。结合我市前两次检测学生的答题情况,本着突出双基、注重能力的命题特点,试题尽可能与近几年高考试题在题型、题量、难度接近,以期通过检测、反馈对教师后期复课工作给以引领与指导。考试结束后,我们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考试信息,对试卷的质量、学生答卷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全市高中考试成绩做了统计,确定了本次检测的“临界线”: 理科 一本:500分  二本: 440分 文科 一本:520分  二本: 470分 请各县区、各学校参照此“临界线”, 对本次检测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认真作一统计分析,制定后期复课工作的策略和措施,确保全市高考成绩不断提升。 语文试题 一、命题说明: 根据市一检二检的情况和我市高三语文教学的实际,在分析总结前两次检测的基础上,本着贴近高考、激励为主的原则,我们经过认真探究,反复讨论,命制了2011年我市第三次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试卷分析: 与二检相比,这次试题尽量贴近高考试题的难易度,在考点、内容、结构、题型等方面,力争做到全真模拟,使考生在高考前接受最后一次全市性的教学质量检测,对全市的后期语文高考复课工作能够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促进作用和提升作用。 (一)三区语文总成绩简析: 名 称考试人数平均成绩难度系数渭滨区文科1181103.98 0.693渭滨区理科2051103.00 0.687金台区文科130899.30.662金台区理科2754101.20.675陈仓区文科1273102.550.684陈仓区理科2814103.440.690 三个区的语文难度系数在0.662-0.693之间,比二检得分率稍高一些,基本符合高考难度系数要求,能有效检测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选择题答卷分析: 文科选择题答题率抽样统计(1290人) 题号答案答A率(%)答B率(%)答C率(%)答D率(%)1C5.313.677.33.82C23.725.017.333.63B3.660.224.810.94C7.114.567.110.35A66.011.63.217.86B3.241.834.320.213C3.65.883.95.414B4.432.449.012.315C5.927.155.410.0 理科选择题答题率抽样统计(2723人) 题号答案答A率(%)答B率(%)答C率(%)答D率(%)1C5.515.075.83.42C18.330.215.335.73B4.258.626.210.24C4.29.977.96.45A67.911.02.616.76B3.141.135.519.413C3.54.984.84.114B4.034.347.610.715C7.129.050.410.3第1题:1-3题为社科文阅读试题,其中第2题得分率很低。第1题主要考查对“城市文化遗产”表述的精确理解,多数同学能够正确把握文意,少部分同学主要是对B项的表述理解不透,误以为是错项。 第2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A项是因果关系颠倒而导致错误,B项是概念大小能否包含的问题,D项是偷换概念造成的错误。但因这些错误较为隐蔽,读得不够深入仔细,致使大部分同学答错。 第3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B项对原文理解不够全面和仔细,因而错误,半数以上学生能够答对。 第4题:4-6题为文言文阅读试题,其中第6题得分率较低。第4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积累理解,因为基本都是学生接触过的词语,所以大多数学生能够选择正确。 第5题:考查对人物特点的具体理解。第⑥句也是表现人物的“见识出众”,但它是通过别人的“叹服”表现的,属于侧面描写,不符合题干中“直接表明”的要求。少数同学审题不严,答案选错。 第6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B项主要是对“太守对什么惊叹不已”的精确理解,选项中明确是对“审案”,但原文应为“放其还家”这件事。 第13题:13-17题为表达题。13题考查对成语理解和运用,得分率较高,对“处心积虑”的感情色彩能够正确辨析。 第14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得分率较低。许多学生对C项中的定语语序不当没有看出,因而选错了选项。 第15题:考查句子的衔接排序。基本一半以上学生能够答对。对于衔接排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