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乡下人家
麟游县镇头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科 目
语文
课 题
21、乡下人家
课 型
问题发现课
设 计
王 娟
审 核
上课教师
编 号
班 级
组 名
使用时间
姓 名
学习
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棚架、风趣、天高地阔、月明人静”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重、难点
掌握本课生字词,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预习
导向
1、反复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3、质疑。
学习
准备
我想了解更多的乡村美景或田园风光,要去搜集相关的图片和资料,有机会我也到乡村走一趟,亲自感受一下。
我的学习内容:
【独学建构 自我感知】
一.课前导习。
1、我能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添字,读通课文.
①我能为加点的字正确注音:
屋檐 装饰 鸡冠花 捣乱 和谐
棚架 率领 觅食 耸着尾巴
②我能把下列词语写正确,写漂亮还会听写
棚架、 风趣、 装饰、 顺序、 照例、 瞧见、 率领、 觅食、 捣衣、 倘若、向晚归巢、 和谐、 辛苦、 鸡冠花、 催眠曲、
房前屋后、 天高地阔、 月明人静
二.课文内容我知道。 1、我读了___遍课文。我读的最棒的是第____自然段。我能把它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 2、我发现课文共____个自然段。第1—6自然段分别描述了这样几幅画面:①瓜藤攀檐图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第7自然段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三、预习课文后乡下生活给我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初读课文后,我把问题批注在书上与同学交流。
【带问探究,合作交流】
1、你最喜欢文中乡村生活的哪个场景?请你有感情的读出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2、课文题目是“乡下人家”,从课文内容来看,是写一户,还是几户人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展示分享 解决质疑】
1、各组代表多元化展示。
2、小组成员记录、倾听、学习。
3、工整书写,完成单子内容。
【读说写议 达标检测】
1.为加点字选择确读音,画上横线。
场地 (cháng chǎng) 倘若(tǎng shǎng)
装饰 (shì sì) 鸡冠花 (guàn gu)
扎到水下 (zhā zā) 捣衣(dāo dǎo)
2、按课文内容填空。
.读了课文我的眼前就会不由自主地呈现出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 ( ) 、( )、( )、( )、( )这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学习这课,我结识了两个多音字,我会分别注音并组词:
冠 ( ) 率 ( )
( ) ( )
4、这课中最容易写错的字是:“觅 ” “巢” “ 谐”我是这样识记的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学习课文,我能用自己的话具体讲一讲“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钻出来。”这句话形象地呈现了“ ”的画面。尤其是“ ”字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起到画龙点睛之效。
【总结梳理 评价反思】
1.我的收获:
2.我的困惑:
3.我的评价: ☆ ☆ ☆ ☆ ☆
盘点·反思
1、学习生和词语,我已经养成的习惯有:
□预习课文时自主地抄写词语和理解词语。
□对多音字格外注意。
□写字的时候,常常联想跟这个字同音或形近的字,通过这样的方法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
2、探究要积极,敢于补充、敢于质疑。
3、针对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组员讨论,再次完善问题答案,达成共识。
4、单子内容要完成,注意书写。
5、做题不要马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