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语》.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論语》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时期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先世为宋国贵族,父叔梁紇(he)是鲁国著名的武士,以勇气闻于诸侯。孔子3岁丧父,16岁丧母,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获“礼乐射御书数”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30岁左右开始收徒讲学,开创中国教育史上私人办学的先河。51岁起,他先后担任中都宰、鲁国的司空、大司寇(掌管刑罚的最高长官 )等职。55岁那年辞去官职,开始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不少弟子亦随行),到过卫、晋、陈、蔡、楚等国,风尘仆仆,历时十四年,在饱尝人世冷暖后又回到鲁国,“不知老之将至”,与弟子坐而论道。孔子一生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同时系统整理了古代遗留文献,后世儒家的重要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都经过他的整理,成为“其前数千年文化的继承者”,和“其后数千年文化的开创者”,是影响极其深远的世界级文化名人。; 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1989年发行的纪念孔子诞辰2540年邮票——杏坛讲学; 1989年发行的纪念孔子诞辰2540年邮票——周游列国; ; ;论语选讲;论仁;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许慎《说文》:“ 仁,亲也。 从人,从二 ”。从字的形体构造看,是“人”旁两画,意味着“仁”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基本含义是“爱”。一次,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是“爱人”,另有“泛爱众而亲仁”等说法,“爱”是贯穿《论语》的思想,体现了一种博爱的人文精神。;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中曾104次直接提到“仁”(杨伯峻《论语词典》),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孔子对“仁”的解释也有所不同。涉及政治、伦理、学问、修身、人生观、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方面的问题,故一般认为,孔子的“仁”实际上是包罗万象的思想体系,是全德之称。蔡元???说;孔子的“仁”是“统摄道德、完成人格之名。” 以上两则是有关“仁”的最重要的论述,下面再选数则,做一介绍。 ;总第3则; 子贡说:“假如有一个人,能给人民很多好处,(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又能接济他们,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尧、舜尚且难于做到哩!仁人是这样的人:要想自己站得住,就要帮助人家也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过得好。凡事都能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子贡所言“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有爱心,有行动,济困扶危,故得到孔子的高度赞扬,认为是一种尧、舜也不一定能做到的崇高境界。 “何事于仁”——对于仁来说,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啊!激赏之情,溢于言表。; 子张问仁于孔子。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于使人。 (《阳货》); 子张问孔子怎样做才算仁。孔子说:“能在天下实行五种品德,便是仁了”。(子张问)“是哪五种品德呢?”孔子说:“就是恭敬、宽厚、守信、勤敏、惠爱。对人恭敬就不会受到侮辱,待人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做人守信就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做事勤敏,就能获得成功,待人慈惠,(人家就乐于效力),就容易使唤他们。”; ◆恭、宽、信、敏、惠是一个人应具备的五种品德。 具备了这五德,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拥护、信任,使事业有成。; 子曰:“富与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注]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无終食之間违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於是。” (《里仁》); ◆这一则,选自论语第四章“里仁”。这一章的开头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这里的“里”、“处 ”都有居住的意思;仁,有人认为指仁德之人。整句的意思是和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是一件美妙的事,选择不与仁者住则是不明智的。其实“里”、“处”不一定理解为“居住”,“仁”也不一定理解为“仁德之人”, “里仁”何尝不可以理解为做人要永远“立足”于仁的境界呢? 孔子说的“富与貴是人之所欲”,但不合“道义”就不享有;“贫与贱是人之所惡”,但不合“道义”也不摆脱它。概而言之,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认为离开了“仁”,就不能成名,君子即使一顿饭的功夫(“终食之间”)也不能违背“仁”,在仓促(造次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