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LED灯具UL标准要求选编.doc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ED灯具UL标准要求选编

UL 由于LED光源与传统电光源有着很大的不同,且现行的UL照明安规标准对于LED光源并无明确的规范,因此早在2005年,UL即着手草拟LED光源产品的安全规范——UL Subject 8750《照明产品中使用的LED光源的调研框架》,以补充传统照明产品安规标准在LED照明适用上的不足,并计划未来正式生效成为UL 8750安规标准,作为所有以LED为光源的灯具类产品安全检测的主要依据。现行的UL Subject 8750为2008年7月22日发布的第3版。对于出口北美地区的LED企业而言,UL Subject 8750将成为其需要遵循的主要安全规范。 UL Subject 8750(3版)内容共分12章,其中第1至4章为适用范围、通用要求、定义等;第5至9章为环境考量、机械结构、电气结构、LED电源、LED阵列/模块和控制模块;第10至11章为性能测试、异常条件测试;第12章为产品标识。本节将对其中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1. 适用范围 UL Subject 8750对照明器具中使用的发光二极管(LED)光源确立了最低安全要求。其中的LED光源包含下列零组件: 将电能转化成光(400至700 nm)或UV辐射(180至400 nm)或红外辐射(700至3000 nm)及热能的LED封装、阵列或模块; 提供适当的电压与电流使LED运作的电源; 可以进行开关、调光或相反控制LED电能的控制电路。 UL Subject 8750所适用的照明器具一般在依照美国国家电工法规(ANSI/NFPA 70)所列的非危险的环境下使用,并适用于600V及其以下的电源分支。此外,该规范也适用于与诸如电池、燃料电池等类似的隔离式电源连接的LED光源。 UL Subject 8750所适用的照明器具包括如下几类: 灯具,UL 1598; 便携式电子灯具,UL 153; 舞台与工作室照明,UL 1573; 潜水用照明,UL 676; 游泳池照明,UL 676; 轨道照明系统,UL 157; 信号灯,UL 48; 紧急照明灯与出口标示灯,UL 924; 自镇流灯,UL 1993; 逃生出口路径标示系统照明,UL 1994; 小夜灯,UL 1786; 柔性照明产品,UL 2388; 低压照明系统,UL 2108; 灯座配件,UL 496; 低压景观照明,UL 1838; 用于危险场所的灯具,UL 844。 2. 环境考量 这一部分主要对产品使用在不同环境下,如干燥(Dry)、潮湿(Damp)、泡水(Wet) 等场所的有关带电体的间距、塑料外壳、测试、警示标语等方面的安全要求。 (1) 干燥环境下使用: 如果相关产品仅仅在干燥环境下使用,则需标识“仅适用于干燥场所”;产品的纸箱或设备上不能以标识、指示或图例等任何信息形式暗示或描述该产品可在潮湿或泡水的环境下使用。 (2) 在潮湿环境,例如置于室外照明器具内,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根据UL 935《荧光灯镇流器》的第23节,进行标准中针对荧光灯镇流器的湿度测试; 电气部件间距符合潮湿或泡水环境下的要求,或者达到本规范“电气部件间距”要求中阐述的污染等级2; 标识“适应潮湿环境”。 (3) 泡水环境下使用: 根据UL 935的第23节,进行标准中针对荧光灯镇流器的湿度测试; 电气部件间距符合潮湿或泡水环境下的要求,或者达到本规范“电气部件间距”要求中阐述的污染等级3; 具有符合UL 746C《电气设备评定中使用的聚合物材料》第57节关于UV等级要求的聚合物外壳; 根据UL 1598第16.5.2条进行洒水测试; 具有符合UL 746C第56节低温测试要求的聚合物外壳; 标识“适应泡水环境”。 (4) 持续与水接触的产品,例如安装在信号灯底部,或室外信号灯的外壳,或浸水环镜中的产品: 除了(3)中的前3条及第5条需要满足外,还要根据UL 746C进行水暴露及浸泡测试。 3. 机械结构 该部分对金属外壳的安全要求、外壳的聚合物材料、阻绝层、导体保护、抗拉、灌封胶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要求。 (1) 金属外壳 在外壳厚度方面,应满足UL 1310《2类电源》的表8.1“外壳材料最低厚度”中的要求(见表3.1)。 表3.1 金属外壳最低厚度要求(引自UL 1310) 金属在小的、平的、无钢筋表面以及其形状或尺寸能提供足够机械强度的表面上(mm)在相对大的无钢筋表面上(mm) 铸模1.22.0 可锻铸铁1.62.4 其他浇铸金属2.43.2 无涂层钢片0.660.66 镀锌钢片0.740.74 除铜外的非铁金属片0.910.91 铜0.840.84 以铁或钢制的外壳,应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