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三语文期末语文试题0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高三语文期末语文试题01

2009年高三语文期末语文试题 第一卷 选择题(共33分) 一、基础知识:(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坍(tān)塌 牵强(qiǎng) 锐不可当(dāng) B、岿(kuī)然 缫(cháo)丝 为虎作伥(chāng) C、长吁(xū) 浸渍(zé) 瞠(chēng)目结舌 D、聒(guō)噪 酗(xiōng)酒 户枢不蠹(d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缉私 摇曳 优柔寡断 针砭时敝 B、屏障 浪费 迫不急待 破釜沉舟 C、涣散 拼凑 浑身是胆 刚愎自用 D、和霭 布置 陈词滥调 面面俱到 3、选出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 A、我们对此人的底细一目了然。 B、如果他自己都没有搞好学习的愿望,即使请专家来辅助他,他也将力不从心。 C、打假活动是长期的,我们稍有放松,假货又会东山再起。 D、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反文物走私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他是一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五十多岁的语文有经验的教师。 B、林冲在高衙内派人一次又一次害他性命时才走上反抗的道路。 C、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D、她细心操劳家务,把家里安排得井井有条。 5、下列标点符号用错的一项是 A、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几年前, 我曾说过,愿意给教育、科技部门的同志当后勤部长。 B、不管怎么说,这几年经济发展是快的。 C、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 D、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 二、说明文阅读:(9分) 文化要发展 环境需宽松 当下,“文化”成为最热的词之一。人们现在都同意,“文化”很重要,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形成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已成热门话题。但这种共识其实是相当模糊的,很多争议正因此而生。学繁体字,背《弟子规》,恢复唐装,开国学班,行祭拜礼……近年来,围绕“传统文化”生出的热闹一场接一场,包括这几天引发如潮批评的“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但讨论的背后都离不开对“文化”概念的深层次辨析。 “中国有极好的传统文化,但没有注意保留。忘记了旧的,又没有建立起新的。”作家池莉对“中国文化的远去”深感忧虑。这种忧虑肯定不止她一个人有。 文化内涵十分宽泛庞杂。我们所言的“传统文化”其实仅是纸上记载的“文化”,而且多半是今人带着有色眼镜改造过的“文化”。 从今年开始,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可以放假了,我们因此就能接续传统吗?凭空造起一座“文化城”,炎黄子孙就能拥有精神家园吗?那些主持孔子或其他某子祭拜典礼的官员,对孔子或某子的精神思想有多少理解?讲庄子的于丹登上了福布斯财富名人榜,讲三国的易中天粉丝如潮,说明国学复兴了吗? 我们先得搞清楚: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什么是我们当下的文化,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我们可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文化。 文化是不断变迁的,而且这种变迁并不完全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个族群的文化会与环境不断发生互动。在当代世界中,我们的文化将如何演变,将来形成一个怎样的格局、得到怎样的结果,我们需要思考,政府也可以有一个主导的追求方向,但结果无法断言。 思考和追求时,我们需要正视三个问题:一、发展文化是为了什么?为了人的幸福,还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抑或为了方便治理?二、世界的现实和大势是什么?三、政府在塑造文化方面的可能性和限度在哪里? 文化的演变有自身规律。如果不考虑世界的现实和大势,所谓复兴就可能变成复古——复古不一定不好,但别打着复兴的旗号忽悠人。如果不尊重文化进化的自然规律,所谓建设文化就可能变成戕害文化。 拿现在人们纷纷说要复兴的国学为例。据学者研究,中国历史上国学最繁荣的时期有三个,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清末民初,这三个时期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权威破碎,人们思想上的禁锢被打破,因此迸发出灿烂的创造之光。 文化需要繁荣和发展,但如何给文化发展一个宽松的环境,如何更加解放思想,也许是更需要我们各方人士共同思考研究的问题。 6、从原文看,下列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一项是( ) A、学繁体字,背《弟子规》,恢复唐装,开国学班,行祭拜礼。 B、于丹和易中天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庄子和三国。 C、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D、建造“中华文化标志城”。 7、下列不属于“文化”成为人们热门话题理由的一项是( ) A、发展文化可以使人幸福,增加财政收入,方便治理。 B、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因此形成自己的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C、中国有极好的传统文化,但没有注意保留,忘记了旧的,又没有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