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云深不知处—2016企业上云安全策略指南》选编
“云”深不知处—2016企业上云安全策略指南
PAGE84 / NUMPAGES84
云深不知处——
2016企业上云安全策略指南
2016年1月
互联网实验室观点
价值与安全是企业做出上云决策的两个支点。面对上云决策,企业需要在价值需求与安全需求之间形成最适合于企业自身发展战略、业务特性的决策天平。
在对价值支点的判断上,云是大势所趋已经深入人心。企业可以通过对内部IT成本的核算和业务发展情况等内部信息对上云的价值做出有效评估。企业如果能将云的诸多优点引入生产、运营、服务环节之中,就能够在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持续创新、降低成本等方面释放巨大的价值潜能。例如:
有了云,用户不再需要购买、建立、安装并运行昂贵的计算机硬件,而通过无处不在的可用有线或无线网络,就可简便的获取计算机资源,正如获取其他公共资源一样;
云还具备弹性,用户可以快速并且经济的增加或者减少云服务;
云共享的计算机资源可以提供客观的经济效益,并且可以减少成本、加快创新;
云提供的服务已经存在,可以在需要时按需分配,按需扩容;
用户可以快速并且经济地计算自身云服务的吞吐量,并据此进行相应调整。
而在对安全支点的判断上,无法排解的安全忧虑导致企业上云迟疑甚至可能引发决策反复。企业在将转移IT解决方案到云计算的同时,由于企业客户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的外部化使得企业的完全控制权发生变化,安全保障的不透明性和不可控性使得上云企业对云服务有效存储和安全共享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顾虑。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企业对于上云后的数据安全的担忧基本上覆盖了云端数据安全的整个生命链条:例如数据传输和存储是否安全;数据访问控制权限是否可控;数据是否会被入侵、被攻击;漏洞或系统不稳定是否造成企业用户的业务中断、数据被盗、被篡改?这些现实情况使得中国企业上云之路呈现出漫长曲折的形态。
以基于价值与安全感知的企业云决策象限来谋求破题之道。在项目初期,我们对有上云需求的企业进行初步接触时发现,企业或者无限期地延缓上云行动;或者在上云后出现???策反复;或者认为云有优点,但也有不确定风险,需要谨慎上云;甚至或者即使经在用云,仍对安全抱有较大不信任。因此,我们在报告当中以企业对云价值的释放是否清晰,企业对安全的感知、需求是否明确为维度描绘了如下企业云决策象限。
安全需求的模糊性会加重决策天平的不稳定性,企业所面临的难以权衡取舍的决策困境需要破解。面对安全问题,企业要基于对外部信息结合自身IT能力和需求进行判断,这无疑是难度更大的,尤其是难以形成量化结论。难以言喻的IT功能外部产生的失控感又大大加重了上云决策中安全需求的主观法码。
我们将基于区分企业对云的安全感知状态来拨开企业云安全感知迷雾。企业对云的安全感知状态大致可以区分为两类,无论是哪一种状态,都会成为企业做出客观、理性的云决策的阻碍因素。
第一,企业存在安全认知盲区会降低在做出决策时对云服务商安全能力的审视敏感性。企业是否具备了客观审视云的风险特征的足够信息支撑?企业是否有充足的云安全认知能够在成本考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防御安全风险,又能够在一旦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如何最大化的降低损失?如果企业知晓的安全信息不够全面,就会降低对云服务商安全能力的审视敏感性,影响业务在云中的实际运行安全。
第二,控制权迁移引发的不安全感可能错估上云时机。多家研究机构的统计调研数据均证实企业对云服务安全的担忧是全球范围内面临的上云障碍。如果企业在带有不安全感的心理状态下来审视云服务商,有可能因为主观的不信任而影响了客观、理性的对上云之路,以及云合作伙伴基于安全视角的审视与决策,就会错估享受云效益的时机。
云安全问题的破题需要映射到云服务商的安全实践表现,我们建立云安全能力指标体系协助企业做出最佳决策。我们提出企业进行云安全审视的两条基本原则,第一,企业寻找领先的云,思考企业与云的最佳结合状态;第二,企业清晰地了解云服务商的安全机制与安全责任。依托于上述两个基本原则,本报告从泛安全的信任基础、物理资源基础设施的安全部署能力、内部人员的管理流程、应急响应能力、数据安全保护能力、合规性表现六个方面构建了19个细化指标的云安全能力指标体系,对云服务商的安全实践进行比较。
本报告通过云服务商安全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帮助企业构建充足的关于云服务商安全能力的研判信息,通过对比云服务商来了解上云需关注的安全环节,即可对上云安全做到心中有数,应对有术。从而在上云决策中,提升基于安全视角的理性、客观性,优化的最佳决策。
目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440012148 互联网实验室观点 PAGEREF _Toc440012148 \h 2
HYPERLINK \l _Toc44001214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普拉提和瑜伽馆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VIP
- 极速60秒.ppt VIP
- 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doc VIP
- 项目插花艺术-全校公选课.doc VIP
- 极速60秒的图片.ppt VIP
- 展频IC规格书之 SSDCI1108AF _REV3.1.pdf VIP
- 2024 CCF非专业级别软件能力认证(CSP-S)第一轮真题.pdf VIP
- TCFNA6104-2022 食品安全-月桂叶(香叶).pdf VIP
- 人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欢快流畅的线》教学设计 .pdf VIP
- 三水平立井多绳摩擦式提升机提升钢丝绳更换安全技术措施:.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