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年级下册第1、二单元复习要点
四年级下册复习重点内容
第一课 《古诗词三首》
1.《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中心: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
诗意:群鸟高飞远去,直到无影无踪;天空中的一片白云也悠然地独自飘走了。“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注视着“我”,“我俩”谁也不觉得厌烦,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
诗解:“独坐敬亭山”——独自坐在敬亭山上。一个“独”字,读出了作者孤独寂寞之情。前两句诗借景抒情,后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2.《望洞庭》 (唐) 刘禹锡
中心: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
诗意:湖光秋月交相辉映,显得多么宁静、和谐;湖面平静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是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
诗解:“望洞庭”——遥望洞庭湖。前两句总写洞庭湖的秋色,作者有意将大湖说成小水潭,意味着作者广阔的胸怀;后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把洞庭湖的山光水色比喻成“白银盘”,将洞庭湖中的群山比喻成“青螺”。
3.《忆江南》 (唐) 白居易
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赞叹和眷恋之情。
词意: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红日东升,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来水碧,在满地红花绿草的映衬下,江水显得比蓝草还要绿。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词解:“忆江南”——词牌名。“蓝”字,形容春水深碧的美好景象。最后一句用反问的语气写出作者对江南的赞叹和眷恋之情。
第二课《桂林山水》
1.主要内容:课文以排比段落,和比喻、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美丽的漓江山水,突出了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和桂林山的“奇、秀、险”,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重点段落:全文。(背诵、默写,把握修辞手法:排比、夸张、比喻)
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此句为全文的总领。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作具??描绘。
第二自然段写漓江的水。运用排比句式、比喻等修辞方法,准确而鲜明地渲染了漓江水静、清、绿的三大特点:用“感觉不到流动”突现“静”;用“能看见江底的沙石”体现“清”;用“一块无瑕的翡翠”形容绿,而后以自己坐在木船上的感觉,再现漓江之水的风姿。
第三自然段以同样的手法写桂林的山。先以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来衬托桂林的山是那么别具一格。随之写其奇、秀、险的特点。其中运用了十分贴切的比喻和恰当的形容,给人以亲临其境的感觉。
最后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既画龙点睛地概括全文,又与首句“甲天下”遥相呼应。
①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句解:“无瑕的翡翠”是说十分纯洁,没有任何斑点的绿色宝石。把漓江水比作是“无瑕的翡翠”是因为漓江水深、水清,加上两岸青山的映衬,映入作者眼帘的漓江水似乎是一块没有斑点的碧玉。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漓江水的赞美与珍爱之情。
②……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句解:这句话写出了桂林一带的山别具一格:山与山之间是各不相连,自成一峰,像新生的竹笋一样从地下突然冒出来;山的形状各异,像……像……,无法说尽,因而用“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作概括。
第三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1.主要内容:课文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句解: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2.重点段落:4——7。
①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句解:一个“迎”字,点明作者是逆溪流而上。“时而……时而……”以及“宽、窄;缓、急”两对反义词说明了溪流蜿蜒曲折的样子和声音缓急不一的变化。
②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句解:运用“要是……准”的假设句式,说明孔隙窄小,有“挤压”的感觉。
③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句解:以“即使……也……”句式,做强调。说明退一步讲,如果不把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具体什么,也很值得观赏,说明它本身已经很吸引人了。
3.作者游览的景点按顺序分别是:(沿途)——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第四课《七月的天山》
1.主要内容:作者运用抒情的笔调,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美景。透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
2.把握游记“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突出地点转换的方位词:“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在作文中也可以运用这样的写作顺序,有条理地介绍景点。
语文园地一
“我的发现”——排比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古诗词积存解答古诗词积存.doc
- 古诗鉴赏练习题[含解答]11首.doc
- 台湾问题和两岸关系选修课作业.doc
- 各地村官面试真题和解析.docx
-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7上语文.doc
- 合同法期末考试卷附解答.doc
- 同步发电机励磁电源的设计[软件部分]开题汇报.doc
- 名企外企网申问题汇总全集.docx
- 名词解析-资料剖析.doc
- 名著《家》检测和答案.doc
- 202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在京单位高校毕业生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01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4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市场化选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汇明光电秋招提前批开启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审计部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吉林省水工局集团竞聘上岗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首发(河北)物流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国家电投海南公司所属单位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湖南怀化会同县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