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报告工作进展和未来展望(上海)简版探究.ppt

科技报告工作进展和未来展望(上海)简版探究.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建设 工作进展和未来展望;第三部分 未来展望;第一部分 工作回顾;;*;2013年7月10日-12日,第一期“国家科技报告指导人员研修班”。 2013年10月14日,原计划司和中信所联合人事司共同举办“国家科技计划科技报告试点工作培训会”。 2013年10月22日,基础司组织科技报告培训1场,60人。 2013年10月-11月,重大专项组织科技报告培训。涉及能源专项、核高基专项、重大新药专项、水利专项、大规模集成电路专项、宽带移动专项、数字机床专项、核高基专项、传染病专项、转基因专项、油气开发专项。共培训11场,培训近5000人。 2013年10月-11月,高新司组织科技报告培训。共培训3场,150人。 2013年12月19日在21个省市区举办25场面向863、973、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承担单位管理人员及课题负责人的科技报告培训会,1万余人参加培训。;2012年12月27日,万钢部长主持召开第32次??务会。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建立科技报告制度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时间进度安排。会议决定,在973、863、支撑计划、重大专项、国合专项非涉密项目,以及科技奖励工作中全面开展试点。 ;2012年12月25日科技报告案例分析座谈会,就科技报告案例征求科研工作者和科研管理者意见。 2013年1月21日—28日科技报告案例撰写工作研讨会。从973、863、支撑、重大专项等计划领域选取10个已验收课题,组织课题负责人开展科技报告案例撰写分析工作。 2013年2月26日国家科技报告建设高层次专家研讨会。就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总体考虑、科技报告模板和编制标准、科技报告试点工作进行讨论。 2013年7月,按照各计划试点要求,在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上完成了呈交平台的开发工作。 ;2013年7月底,973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等相继启动了本计划试点工作部署,相关业务司局和中心督导承担单位呈交科技报告。 2013年10月14日科技部发布《国家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办法》,规范国家科技计划科技报告试点工作。;科技报告改写启动,第一批2013年9月23日,第二批2013年10月7日,第三批2013年12月9日,第四批2014年3月15日。 2013年10月16日,万钢部长视察科技报告改写工作,慰问改写专家。;科技报告回溯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截止2014年4月底已累计收到863、973、支撑计划和重大专项、国际合作及大型仪器专项的回溯科技报告2.3万多份,完成2.1万份回溯科技报告的改写。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按课题提交报告,国合与大型仪器专项按项目提交报告。目前提交的数据从篇幅上看,大多数篇幅较短,管理总结和技术内容加在一起页数在30页以下的占51%,50页以上仅占28%。;2013年10月29日,王志学秘书长视察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建设情况。相关司局司长陪同。 2013年11月1日,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征求意见版)上线试运行,对外公开科技报告1000份。 2014年1月1日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征求意见版(第二阶段)升级上线,3000份科技报告对外服务。 2014年3月1日,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对外公开科技报告1万份。 2014年12月30日,上网科技报告达到4万份 。 ;*;主要工作进展;主要工作进展;主要工作进展;主要工作进展;第二部分 主要做法;从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组织管理以及资源共享等4个方面进行制度建设。;科技部印发“国家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办法”,是国家科技计划科技报告试点工作的指导文件。 国办转发科技部 “关于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指导意见”,成为国家推进各地方(部门)全面实施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指导文件。;二、主要做法;责任主体:计划主管司局、项目主管机构、承担单位 三家在签订任务书时,根据项目的研究性质和资助强度,明确承担单位须呈交的科技报告类型、时间节点和最低数量,作为项目验收的必备条件。;;;6、把握知识产权平衡问题 构建良好生产/利用的信息生态;第三部分 未来展望; 制订“国家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管理办法”、“科技报告服务系统管理办法”等办法,规范和推进全国科技报告的汇交、开放和集成共享。 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建设从科技部向其他部门、地方推进。特别是指导地方全面开展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建立工作体系,并向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汇交科技报告。 探索新五类计划体制下的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模式,增加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的年度报告。让科技项目接受大众监督,特别是同行评判,作为信息公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和政府公共科技资产来管理。 积极推进科研单位科技报告体系建设。基层单位是科技报告生产源头和利用主体,直接关系科技报告的撰写质量,需要督促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充分履行法人责任,规范基层科研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