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标要求: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大克鼎;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青铜方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家的农地中出土,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势华丽,工艺高超,又称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75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 ;尊;最早的酒器,功能上相当于现代的酒杯,流行于夏、商、周。爵的一般形状,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为杯,一侧有鋬(pàn),下有三足,流与杯口之际有柱,此为各时期爵的共同特点,并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 ;簋guǐ ;觥gōng 古代酒器,腹椭圆,上有提梁,底有圈足兽头形盖,亦有整个酒器作兽形的,并附有小勺 ~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二、纺织业的发展; 据史书记载,古罗马人十分喜爱中国的丝织品,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 身穿丝袍出现在剧场曾轰动一时。那时期,身穿中国丝织品衣服,成为罗马社会上层的风尚。 西方称中国“赛里丝”(丝国),长期以来丝绸之路绵绵不绝。;  这是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的素纱禅衣; 马王堆一号汉墓墓主人是西汉初期(公元前186―168年)长沙王吴芮的丞相轪侯利苍的夫人 它是由精制的罗纹绢制成,因其没有颜色,因此而得名“素纱禅衣”。 这件禅衣折叠后可以握在手中,可谓薄如蝉翼,轻如鸿毛,由此可见,汉代纺织业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二、纺织业的发展;随堂练习: 马克思说,在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以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而这一局面在中国被打破是哪一时期( ) A唐代 B元代 C明清 D民国初年;三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 来啊,观赏这件瓷器,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它来自中华。 —18世纪的法国诗歌;三、陶瓷技术的演变;三、陶瓷技术的演变;彩陶人首瓶;黑陶镂孔高柄杯 (属于大汶口文化晚期) ;东汉青瓷;东汉白瓷;邢窑白瓷(北白);色彩绚丽的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底温铅釉陶器,这种陶器的釉彩有黄、浅绿、深绿、蓝、黑白等各种颜色,偶而也有茄紫色。由于该陶瓷的主要色调为黄、绿、白三种颜色,所以人们习惯地称这种陶瓷为三彩。唐三彩是用白色黏土作陶胎,用含铜铁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并在釉料中加入适量的铅烧制而成的。烧制唐三彩一般要采用二次烧制法。 ——《唐代工商业》 丝绸、瓷器、茶叶被誉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三大拳头产品,给国家带来了大量外汇,今天瓷器成为收藏的热门。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唐代陶瓷不断创新的原因是什么? ;宋代景德镇瓷;; 河南官窑;玲珑瓷; 青花瓷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以透明釉,以1300℃左右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由于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故习称“青花”。瓷质细洁纯白,配以釉下彩的蓝色彩绘,幽菁雅淡,深受人们喜爱。 ;元代青花梅瓶 ;元代釉里红 ;明代斗彩 ;明 五彩;;清代粉彩;;清 珐琅彩;康熙黄地珐琅彩花卉瓷碗;瓷器;家庭纺织;;;P18;四、官私手工业的消长;;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堂总结: 古代中国“以农为本”,手工业只是农耕经济的一个补充。但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发展农耕经济的同时,在金属冶炼、纺织、陶瓷等领域也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手工业成就,无论是在技艺还是在规模上都堪称一流,是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重要标志。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从而带动了中国商业和城市的发展。我们下节课将去探讨。;一、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_金属冶炼 1.;一、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_金属冶炼;5.我国古代从何时获得“丝国”的称号 ( ) A .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汉代 6.《 柳南续笔 》 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族无不帐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反映了 ( ) A .棉花在内地的传播 B .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 C .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D .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7、中国丝绸大量外销始于 ( ) 瓷器大量外销始于( )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元朝 ;8.关于古代制瓷业发展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汉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