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加强新闻队伍建设.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强新闻队伍建设

PAGE  PAGE 11 加强新闻队伍建设 坚决杜绝虚假新闻 ——在总台深入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 邵明华 同志们: 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经总台党委研究决定,总台从现在开始至2011年4月在全台各宣传工作岗位工作的中层以上干部和从事宣传工作的各宣传事业部、频道、频率、广电网站等单位全体新闻从业人员中开展为期半年的“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总台党委高度重视组织开展这次“专项教育”活动,确定把组织开展好这次“专项教育”活动,列为总台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专项制定下发总台《关于深入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的通知》,现已下发到各单位。 今天我受总台党委委托,结合传达省委宣传部20日召开的全省新闻战线电视电话会的要求,在这里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提高认识,不断增强杜绝虚假新闻的自觉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但随着社会环境深刻变化、传媒格局深刻调整、新闻队伍构成更加复杂,新闻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虚假新闻屡禁不止,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应强烈,必须采取果断措施进行治理。从虚假新闻的表现形式来看,有几个问题尤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虚假新闻有增多的趋势。小报小刊是虚假新闻的重灾区。从全国“三教办”整理的虚假新闻案例看,小报小刊虚假新闻所占比例大,问题突出。例如,“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高速列车3秒钟可跨越长江大桥”、“中国海军索马里护航逼出跟踪潜艇”等影响恶劣的虚假新闻,都出自一些小报小刊。但值得我们警惕的是,近两年,一些省级党报和全国性主流媒体刊播虚假新闻的现象也有所增多,例如,“辽宁新民境内探明特大油田”、“西安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喀什房价两月翻番”、“网贴曝女党委书记拒绝潜规则遭打,警方介入”等,都是由一些省市主流媒体刊播出来的。虚假新闻的恶疾已侵蚀到主流媒体的肌体,严重损害了我国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二是假新闻从文化娱乐社会新闻向经济时政新闻扩散。文化娱乐社会新闻一直是虚假新闻多发区,一些小报小刊品位低下,热衷于炒作明星大腕的是是非非、绯闻隐私,今天爆料、明天辟谣,真假难辨。需要重视的是,近两年,在经济和时政领域假新闻也时有出现。少数媒体为吸引眼球,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重大政策、敏感问题上编造虚假报道,严重干扰群众情绪,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如“炒蒜高手掷千万买下百斤金条”、“中国将建水渠从贝加尔湖调水”、“深圳中级法院日常工作由纪委代管”、“孙中山先生系韩国后裔”等假新闻,耸人听闻、扰乱视听,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影响。 三是网络编造传播虚假新闻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随着网络平台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来源日益多样,通过数字技术编造、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虚假新闻明显增多,传播范围明显扩大。如网上传播的“山西21日凌晨将有大震”的假新闻,使山西太原、晋中等6地市3000万市民寒冬深夜露宿街头。特别是少数媒体违反规定,甚至明知故犯,热衷于搜罗网上信息拼凑新闻,与网络互动炒作虚假新闻,蓄意扩大虚假新闻的社会影响,是当前虚假新闻的突出表现。 四是蓄意编造的假新闻增多。近年来,在查处查处暴光的虚假新闻中,有的捕风捉影、夸大其辞,有的断章取义、蓄意曲解,有的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有的违反常识、误导受众,最为恶劣的是,少数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违背最起码的职业操守,蓄意制造假新闻,在采访中诱导、教唆当事人虚构新闻事实,甚至由新闻从业人员直接编造虚假新闻,子虚乌有,凭空捏造,严重扰乱新闻信息传播秩序,严重败坏新闻队伍风气。同时,一些网络公司、策划公司、公关公司,唯利是图,为谋取经济利益,不择手段地策划、编造、炒作虚假新闻,混淆事实真相,破坏市场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近年来,各级在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虽然针对虚假新闻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虚假新闻仍然屡禁不绝,时有反弹。 究其原因:一是少数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根底不牢,社会责任意识不强,职业道德低下,为追求轰动效应、发行数量、广告收益,置社会责任和职业操守而不顾,放纵放任虚假新闻。二是少数新闻从业人员作风飘浮,不深入采访,不认真核对,道听途说、偏听偏信;有的编辑记者综合素质不高,专业知识欠缺,事实把握不准,缺乏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力和鉴别力。三是少数媒体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采编工作程序不规范,岗位职责不落实,内容把关不严格,致使一些虚假新闻登堂入室,公开传播。四是少数媒体和新闻从业人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