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劝学》导学案(答案版)劝学》导学案(答案版)
PAGE
PAGE 5
《劝 学》?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掌握、积累“绝、疾、假、望”等文言常用实词和“于、焉、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2.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3.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4.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探究作者的思想观点。
【使用说明】
1.第一课时落实学习目标1-2,能翻译全文,根据图解试背全文。
2.第二课时落实学习目标3-4,理解文章内容及了解设喻的特点。根据图解试背全文。
3.第三课时解决学案《拓展提升》 《巩固提升》P28 29
【知识导学】
1.关于作者 写作背景 见《南方新课堂》P48
2.关于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被比方的事物叫 “ 本体 ” ,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 “ 喻体 ” ,联系二者的词语叫 “ 喻词 ”(像、是、如等)。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如可以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春蚕,说明他们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却不能将他们比喻成能使别人干净起来,可他们自己却像越来越脏的抹布、扫帚,这样运用比喻法,叫“引喻失义”,应当注意。因为比喻的双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要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几个比喻,应把它和例证法、分析法等结合起来使用。比喻论证不是议论文写作的主要论证方法,要求慎重使用。
【基础演练】
一.完成《南方新课堂》P48-49 基础练习。
二.补充完成以下内容。
1.名句默写填空。
(1)(2009江苏高考)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2009福建高考)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
(3)(2009天津高考)_____________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2009全国高考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驽马十驾,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不复挺者,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非利足也,____________;假舟楫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一也。
2.结合已学知识,说明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a.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d.连词,表因果关系。?e.连词,表顺承关系。f.连词,表修饰关系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b?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f??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d?? )?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f?? )?⑥蟹六跪而二螯(???a )
(2)按照“之”字的意义的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b?? )?①青,取之于蓝? 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③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⑤冰,水为之? ⑥君将哀而生之乎? 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⑧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A.②③⑤???? B.①⑤⑥??????? C.③⑦⑧????????? D.④⑤⑧
(3)下列句子中加点介词“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
?? ①青取于蓝,而青于蓝???? ② 善假于物也??? ③ 寡人之于国也
?? ④屈原至于江滨?????????? ⑤颁白不负戴于道路矣
?? ⑥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③⑤⑥???? D.②④⑥
(4)“焉”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a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b.相当于“之” c.哪里,怎么
⑴且焉( a )置土石?(《愚公移山》)
⑵犹且从师而问焉( b )。(《师说》)
⑶割鸡焉( c )用牛刀(《论语》)
3.找出文中的20个比喻句。?
第一段 五喻 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目标九年级英语上册复资料新目标九年级英语上册复习资料.doc
- “宣传金融知识,传递社会情”活动方案“宣传金融知识,传递社会温情”活动方案.doc
- “八说”说课评价表“八说说课评价表.doc
- “工院杯”篮球赛 竞赛规“工院杯”篮球赛 竞赛规程.doc
-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技作品竞赛申报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书.doc
- 新目标九年级英语第十单测试题新目标九年级英语第十单元测试题.doc
- “挑战杯”科创立项申请书挑战杯”科创立项申请书.doc
- “网络布线”赛项规程“网布线”赛项规程.doc
- 新目标八年级下 uni6 公开写作课教案新目标八年级下 unit6 公开写作课教案.doc
- 新知识培训教案新知识培教案.doc
最近下载
- 第十课 养成遵纪守法好习惯(实用课件)-【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精品实用课件+教案(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 观察案例小班午睡记录与分析.docx VIP
- 最新高考英语3500单词快速记忆法(联想记忆).doc
- 2022年人教版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 主题三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ppt VIP
- 筝韵系京腔,古乐传今声——筝曲《夜深沉》《戏韵》探析.pdf
- 个人血糖监测记录表.docx VIP
- 初中英语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计划.docx VIP
- 教育学 (王道俊 郭文安) (Z-Library)_4.pdf VIP
- 创新管理(浙江大学)中国大学MOOC 慕课章节测验及期末考试客观题答案.docx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活动设计分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