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深化内涵继承发展-滕州市煤炭工业局.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深化内涵继承发展-滕州市煤炭工业局.doc

PAGE  PAGE 30 不忘初心抓深化 传承创新促提升 持续推动全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上台阶 ? ——乔乃琛同志在全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30周年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6年9月30日) ? 同志们: 经省局党组研究,今天召开全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30周年推进会。1986年9月,原煤炭部在肥城矿务局召开全国煤矿质量标准化现场会,作出了全国煤矿学习推广肥城局大搞质量标准化的决定,也正式拉开了我省煤矿大搞质量标准化的序幕。30年后的今天,我们在泰安召开这次推进会议,对新形势下传承创新质量标准化建设、促进煤矿安全持续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会议的召开,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目的:一是回顾历史、总结经验。30年探索实践,全省煤炭行业历经时代变迁逐步发展壮大,安全生产总体状况持续稳步发展,煤矿质量标准化常抓常新,积累了宝贵经验,历经了时间检???。推动质量标准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需要挖掘好、推广好、应用好这些经验。二是研判形势、明确方向。站在历史新的节点上,质量标准化工作面临新任务、新机遇,需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科学研判形势,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前进方向。三是传承创新、推进发展。山东煤矿质量标准化底蕴深厚,新形势赋予了其新内涵。坚持不忘初心、高举旗帜、与时俱进,进一步探寻规律、深化内涵、传承创新,着力打造新时期质量标准化“升级版”,始终保持生机活力,更好地服务于安全生产、服务于企业改革发展。 这次会议得到了泰安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展宝卫副市长出席会议并致辞。刚才,安全监管处杨星魁处长传达了全省安全生产电视会议精神,大家要认真学习贯彻;7家单位作了大会发言,13家单位书面交流了经验做法,这些经验做法源于实践、行之有效、特色鲜明,是各单位多年来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系统提炼、总结升华,要切实抓好学习借鉴、继续发扬光大。下面,根据省局党组研究的意见,我讲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抚今追昔,回顾历史,全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走过了极不平凡的30年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煤炭工业底子薄、基础差,整体面貌十分落后。1964年,时任中央候补委员、煤炭部部长张霖之提出了“质量是煤矿命根子”的观点,选择肥城矿务局等作为质量标准化试点,严格工程质量管理,劣质工程推倒重来,后因受政治因素等影响质量标准化活动未能坚持下去。八十年代中期,随着煤炭产量迅猛增长,安全生产和质量方面矛盾问题日益突出,重特大恶性事故频发。1986年9月,原煤炭部在肥城矿务局召开第一次全国煤矿质量标准化现场会,真正掀起大搞质量标准化热潮,同时翻开了山东煤矿安全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回顾我省煤矿30年质量标准化发展历程,主要呈现了三个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实现了三次质的跨越。 (一)启动实施、典型引路阶段(1986—1992年)。以全国现场会召开为契机,山东煤炭行业正式启动实施质量标准化建设,省煤管局出台质量标准化检查评比办法及四个系列“31化”标准,建立起技术、管理和工作为一体的质量标准执行评价体系。以统配煤矿为主,大力开展“质量标准化、安全上水平”活动,在采、掘、机、运、通、地测等各专业制定质量标准,严把质量“毫米”关,狠抓工程质量,整治现场面貌,推行动态达标和质量否决,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随后质量标准化工作不断向国有地方煤矿、乡镇煤矿推广。1987年全省统配煤矿首次达标矿井25处,其中达到部颁标准22处。1988年全省建成兖州、新汶两个年产千万吨矿务局。1990年全省7个统配矿务局全部达标,56处统配煤矿有46处达标。通过大搞质量标准化,全省煤矿安全形势迅速企稳向好,百万吨死亡率1986年当年由1985年的5.02降至3.34,1988年首次降至3以下,创当年全国同行业最好水平,1991年首次降至2以下,1992年降至1.35。 (二)全面铺开、重点突破阶段(1993—2001年)。伴随经济体制和煤炭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煤矿安全生产和质量标准化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1993年原煤炭部在山东召开了全国煤矿质量标淮化暨高产高效工作会议,推广山东经验,推动质量标准化全面铺开,加快煤矿现代化建设进程。省局层面出台了国有重点煤矿质量标准化安全创水平标准、国有地方和乡镇煤矿质量标准化标准,建立起达标创建、检查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全行业质量标准化工作全面铺开,掀起了“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创建活动,着力提升矿井机械化和单产单进水平,有力促进了安全生产和现代化建设。1993年,新汶矿务局鄂庄煤矿建成我省首家部级高产高效矿井;1995年全省7个省管直属企业正式结束普采历史;1995至1997年兖州矿务局综采队年产量连续三年全国居首;1999年全省有101个采煤队达到国家等级队水平;2000年全省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92.1%;2001年全省煤炭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值得一提的是,三年脱困时期,全行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