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法律问题讲解
教师法律问题;主要内容;一、教师的法律地位;1. 教师的职业性质;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法》第三条
这项规定界定了教师职业的基本性质:专业性和公共性,构成了理解教师法律地位的前提条件。
;(1)教师职业的专业性;(2)教师职业的公务性;2. 国外教师的法律地位;(1)公务员 ;(2)公务雇员 ;(3)学校雇员 ;3. 我国教师法律地位的改革走向; 我国的教师制度源于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教育体制,从清末建立国、公立学校开始,国、公立学校的教师就被规定为国家公职人员,大陆法系国家的教师与政府构成的是比较典型的行政法律关系,英美法系国家的教师与政府构成的法律关系则具有某种程度的雇佣法律关系性质。但一般来说都强调教师职业的公务性质,强调政府与教师的法律关系,并把对教师的管理纳入到了政府的管理职能之中。从1949年后,教师曾长期被定位为国家干部,在任用、晋升、工资福利、退休、奖惩等方面一直适用国家干部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教师与国家直接构成了一种隶属性内部行政关系,其权益由国家保障,并接受国家的指导监督。
;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酝酿建立公务员制度,庞大且外延模糊不清的干部群体开始分化,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如何为1000多万教师定位。1993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法律的形式把教师规定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正式确立了新的教师地位。新的教师法律地位规定导致教育与政府、与学校法律关系的变化,《教师法》第十七条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再一次明确规定了公立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 法律的这一规定意味着教师与政府之间的纵向型行政法律关系已经转化为性质不同的横向型民事法律关系,这一变化不仅涉及教师的法律身份,而且涉及到教??与政府、与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涉及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资格任用以及工资待遇等。甚至在教师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寻求救济的途径和方式也由此发生变化。
教师人事制度由任命制向聘任制的转变,导致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任用教师的主体由政府转变为学校;任用教师的形式由任命制转变为聘任制。这一变化彻底改变了我国原有的教师地位,并且涉及到教师与政府、与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涉及到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资格任用以及工资待遇。
; 教师法律地位的变迁引发了法律调节以及教育管理上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引起人们对教师法律地位的争论。有学者认为依据《教师法》第三条的规定,教师属于“专业人员”,在权利义务的设定上应具有自由职业者的特点。有学者认为只有把教师的身份明确规定为教育公务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权益得不到保障、师资队伍不稳定的问题。还有学者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劳动合同法》规定,认为教师聘用合同在性质上应属于劳动合同,因此教师身份应定性为“普通劳动者”,这一规定使教师与学校的关系有可能向劳动法律关系转变。
; 2000年8月,中组部、人事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规定所有事业单位与职工都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单位和个人的人事关系,明确单位和个人的权利和义务。2002年7月,人事部又提出《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要求除按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以及转制为企业的事业单位以外,都要逐步试行人员聘用制度,采取聘用合同规定聘用人员与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这一改革使得事业单位的人事关系逐渐出现某些类似于劳动关系的性质。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等问题的答复》中对此做出了回应。
2003年高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发生的争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处理。”
; 自2011年开始,国家有关事业分类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逐渐形成了比较明确:脱钩、分类、放权、搞活。
改变用管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办法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做法,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不再按照行政级别确立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
根据社会职能,经费来源的不同和岗位工作性质的不同,建立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和不同岗位特点的人事制度,实行分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标准化站队建设(集输安全).ppt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docx VIP
- 小红书种草营销师(初级)认证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DB45T 2310-2021 古树名木保护技术规范.docx VIP
- 发光标志设计图纸.pdf VIP
- 带式输送皮带机空载调试报告(竣工资料).xls VIP
- 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规范课件.pptx VIP
- JEDEC JESD47L(中英文对照版).pdf VIP
- 奇电QD200系列变频器使用说明书.pdf
- GB-T20801-2006《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