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间空间化.doc
PAGE 1
PAGE 12
中国古代时间意识的空间化及其对艺术的影响
赵 奎 英
(山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山东 济南,250014)
摘要:在中国古代时空观念问题上,不少学者倾向于“重时轻空”说。本文从方位隐喻思维、空间化象形字、阴阳五行四时配四方的结构模式指出,中国古非但不曾轻视空间,还透露出“空间方位情结”,隐含着时间空间化的根源。空间化时间在空间方位上铺展开来,成为意象化的、可逆的趋于凝缩的封闭圆环,具有非线性发展的同时性结构,隐含着诗性本源。时间的空间化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思维方式,也使得传统艺术在内在精神上追求天人合一的虚空境界,在形式结构上呈现为“同时性”整体,形成了与西方线性时间观不同的文学传统。
关键词:时间意识、空间方位隐喻、文学艺术、空间化
中图分类号:
中国古代的宇宙观是时空渗透的。但我国有不少学者在指出古代宇宙观时间与空间相统一的同时,突出强调“时间率领着空间走”,“空间时间化了”,忽略时间空间化的方面。也有学者据此分析中国古典戏曲的时空观,并进而认为“我国古代艺术乃至整个文化精神的象征则是时间的线性过程。”[ 1 ]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也的确为古代重视时间提供了许多直观的论据。但这似乎并不能为轻视空间提供证明。否则,便无法理解,我们何以会拥有空间化的语言文字,我们的文学传统为什么不是依赖于时间的叙事而是抒情;我们的思维方式何以会具有与“线性时间”相背逆的“非线性”特征。由此,我们不能不对中国古代“重时轻空”说法感到困惑:一个轻空间的民族,何以会创造出空间化的文化形态。本文?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赵奎英(1969- ),女,山东菏泽人,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山东大学博士生。
正是怀着这样的疑虑,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作一番考察和梳理,以期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思维方式和文化艺术的内在精神。
一
在早期古代文献中,没有明确的空间概念,构成原始空??意识的
是方位观念。根据考古学和古文献资料,早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已开始观测天象、定方位、定时间了。根据胡厚宣先生等人对殷墟甲骨文中有关“四方风名”记载的发现与研究,确证在商代已有了明确的四方观念。学界较普遍认为后来的“五行”观念正以商代“四方说”为基础。而当古人能把“天地四方”作为整体纳入自己的视野后,便标志着六方位立体空间确立了。古人空间观念的确立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它总是与时间意识交织在一起,并且人类早期的时空意识也总是受到神话隐喻思维的渗透。而我国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资料也表明,在时空意识发生、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古代早期人类始终伴随着方位崇拜问题。而在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四方名却无四季专名,殷人对于“四方神”和“四方风”的崇拜,更是一个引起理论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但这里我们所关心的是,这种隐喻现象和方位崇拜,所传递出来的有关中国古代宇宙时空意识的信息。
甲骨文资料中有一块卜骨刻辞,刻着四方和四方风名。另有一块卜甲,记载着商王向四方和四方风求年的内容。这里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商代甲骨卜辞中有东南西北四方神名和四方风名,却没有标志时间循环变易的四季专名。对于这种情况,杨树达先生最先指出,四方名与草木有关,“其与四时相配合,殆无疑问,然甲文未明记四时之名也。”[ 2 ](P77)胡厚宣先生也认为,“殷人已有四时的观念,乃毫无疑问”,而四方与四时相配“好象有此线索”,但尚不明确。[ 3 ]李学勤认为,“实际上四方风刻辞的存在,正是商代有四时的最好证据”,四方名“析、因、彝、伏”本身“便蕴含着四时观念”。[ 4 ]萧良琼也指出,“四方反映了四时观念”,四方风是四季的标志。[ 5 ](P224-,225)由此可见,在这里虽无四时专名,但商代已有四时观念,亦毫无疑问。但这里一个同样确凿的信息是,在人们所说的成为后来“五行说”始基因素的“四方说”中,四时观念是蕴含在四方观念之中的,四时是通过四方风暗示性地反映出来的。空间方位在古人心目中无疑具有十分重要和显著的地位。有关资料也正表明了这一点。
甲骨卜辞中屡有向方求年、求禾、祈方宁雨或向方求雨的记载,也有祈方宁风的记载。风和方也经常分开来祭,分开来祭时,有时指明方位、附加方名。[ 5 ](P223)根据殷墟遗址的发掘,殷人的宫殿、墓室的修建都要求选择和测定方向。甚至卜骨的存放也要求按规定的方向堆积在一起。[ 6 ]另据常正光对甲骨卜辞全部材料的归纳研究,并与《尚书·尧典》敬授民时的内容相结合,认为殷人在同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日语口语口头禅.doc
- 日语古典语法.doc
- 日语国际一级重点词汇练习题.doc
- 日语基本词汇大全.doc
- 日语实用口语集.doc
- 日语实践.doc
- 日语常用200句口语整理版.doc
- 日语常用300句.doc
- 日语常用口语短句经典集萃1.doc
- 日语应用文试卷.doc
- 2025年银发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个性化学习方案优化.docx
- 2025年光伏光伏发电站光伏发电效率提升技术创新报告.docx
- 无人机集群协同控制技术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射频识别(RFID)在智能工厂生产设备维护人才培训中的应用报告.docx
- 银发金融产业2025年产品创新与市场细分研究报告.docx
- 红领巾梦想广播稿(9篇).docx
- 信托行业转型路径创新:2025年新型业务模式与行业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2025-2026学年初中美术苏少版七上-苏少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关于银行大堂经理的服务礼仪(3篇).docx
-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母婴电商复购动机分析与会员体系完善建议.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