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李日华书画收藏管窥.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日华书画收藏管窥.doc

PAGE  PAGE 7 李日华书画收藏管窥   摘 要:私人书画收藏在盛唐时期就已蔚然成风,而到了明代,对书画作品的鉴赏与收藏更为普遍流行。也涌现出了许多书画收藏名家,李日华就是其中的一个。本文依据其主要著录及其他相关文献,对李日华在书画收藏方面的相关内容、材料作一简单梳理,并对其生平、交游以及收藏来源、心态等方面予以初步探索。以期使我们更加了解李日华鲜活的同时,更为我们研究明代书画收藏活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细节。   关键词: 李日华;书画收藏;来源;心态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9-0160-02   李日华(1565~1635),字君实,号竹懒,浙江嘉兴人。是晚明的一位文学家、评论家和鉴赏家。 在仕途上是亦官亦隐,亦进亦退,在大半生的隐居生涯中,李日华常年往还于江南灵秀之地,结交广泛,与当时众多文人墨客、收藏世家、书画大贾相交游、唱和。   李日华一生收藏书画颇丰,经他过眼的书画更是无数。究其原因,这和他所受到的教育和自身艺术造诣有很大关系。他自幼聪慧,六岁时父亲李应筠便开始教授识字。十四岁成为生员。幼时也时常读书于外伯父周履靖处,由其指导学业。作为当时名士,周履靖及其所在的文化圈、书画圈对李日华的书画鉴赏、文艺观点、人格思想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并为其一生与书画结缘打下基础。   在艺术造诣上,他诗文书画无所不精,其画用笔矜贵,格韵兼胜,宗法北宋大画家董源,稍加变化,导源于宋元大画家巨然、吴镇,自成名家。并善于鉴别,所作笔记,内容亦多评论书画,笔调清隽,富有小品意致。其诗皆表现封建士大夫的闲适情调。明末藏书家钱谦益对其评价颇高。这些都为其鉴藏奠定了基础。下面本文将就其在收藏方面的相关问题做一些探讨和研究。   一、交游与鉴赏活动   李日华是位享有盛誉的书画鉴赏家,交往所及当时书画史上几乎所有重要人物。对其交游加以考证,不仅能够深入了解他一生的活动情况,而且还能重构当时历史时空的真实鉴藏情况,全面接近事实的反映当时鉴藏界的鉴定活动。   李日华在少年时就结识了大收藏家项元汴,而且与项氏家族交往甚密。其《恬致堂集》中有云:“余幼侍家山人燕几。犹及见墨林先生”。项元汴,字子京,号墨林山人,年长李日华四十岁,因项元汴与李父李应筠交好这一层关系,李日华与之亦相善。而李日华本人和项元汴之子是同学,又有书画嗜好,必定熟悉项元汴天籁阁的收藏。在项元汴去世后,又与项家后人一道鉴藏项元汴留下的宝藏,并有书画往来。   与李日华交往过密的另一位收藏家是陈继儒,陈继儒是明代文学家、书画家。不仅工诗善文,而且还兼能绘事。李日华十七八岁时就拜陈继儒为师,向他学习书画之艺。其《六砚斋笔记》中记载很多他与陈继儒品评书画之事,如:   “汤止仲,字叔雅,杨补之甥,写梅乏补之,楷书遒整,学褚河南,而加苍老。尝书补之所作梅词柳梢青十首,词亦工丽。陈眉公先生携卷见示。”   “陈眉公先生携王文肃公所藏淳化祖帖见示。每卷有臣干著摹,及汀俊陈知古等名。纸墨极新好,较晋禾项氏所藏,又出一头第。每段行间,亦多有异。鲁孔孙、屠用明以别本相对录出云。”   李日华与陈墉亦有过从。陈墉,字卫伯。万历四十二年甲寅(1614)执贽前来称弟子,学画于李日华。在李日华《味水轩日记》万历四十二年,二月十日,记:“陈墉来,出所藏画轴展阅。竹懒与陈墉约定,等竹懒雪舫成,当相携共泛。”四月四日又记“同门人陈卫伯礼白岳,治往新安之,夜泊崇德舟中,跋陕本智永《千文》《圣??序》皆卫伯所携也”。   徐弘泽(1551-1627),字润卿,号春门,自称竹浪老人。多藏书画,李日华与之过从甚密,《紫桃轩又缀》中曾记与徐弘泽共同赏玩所藏书画。而且徐弘泽之子徐柏龄也与李日华关系紧密,在《味水轩日记》记:“万历四十二年,九月廿三日,过徐柏龄斋头,出观赵孟?\行书《千文》、唐寅小像、文征明小楷书姚谷庵文集序。”李日华与汪珂玉交往也甚厚。汪?`玉字玉水,浙江嘉兴人。家中多有书画,常与李日华同赏析。在《味水轩日记》中多次记录二人来往,现择其一,“万历四十二年 十二月廿四日,汪?`玉以《鹄游亭楷书帖选》见贻。”其他与李日华有过从的还有洪有助、王以稼、潘景升、郁嘉庆、方巢云、吴德符、李在公、鲁得之、程季白、戴雯、戴询等。另外,在李日华著录与日记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与古董商也常年有往来,这些古董商主要有夏贾、吴吴山、吴长卿、王丹林、方樵逸、周秀岩、胡雅竹等。他们经常去各地找寻古董,然后再带着这些古董去李日华家。李日华鉴赏这些东西,有时候会购买一些,有时候什么也不买,有时候给出鉴定意见,还有时候凭借信用把一些作品留在自己家中借观一段时间,但最终也无需购买。李日华在日记中曾这样描述这些古董商的来访:   “四日,盐官王丹林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