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教育简史选编
一、评述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答: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战国阴阳五行家邹衍认为,历史中的朝代更替是由于五德运行产生的影响。按照邹衍的学说,每个朝代必须与五德之一相联,因此,这个朝代就应当遵循这五德之一的要求来运转。董仲舒修改了这个理论,认为朝代的更替不是依循五德运行的顺序,而是依循“三统”,即黑统、白统、赤统的顺序。他在《三代改制质文》中说:每个朝代都依循一统,每统又各有其为政的系统。
按董仲舒的说法,夏朝代表黑统,商朝代表白统,周朝则是赤统。夏、商、周三朝完成了这一历史循环。之后,历史又开始一次新的循环,新的朝代又应当代表黑统。照董仲舒的看法,继承周朝统治的既不是秦朝,也不是汉朝,而是孔子,他承受天命,创立了黑统。孔子所受天命,不是一种“法统”,而是一种“道统”。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春秋》本是鲁国的史书。按董仲舒一派的说法,《春秋》是孔子的一部重要著作,在其中,孔子树立了他的道统的统治。孔子代表了黑统,并创建了黑统的各项制度。董仲舒对《春秋》的解释十分著名,他的各项学说都可以从《春秋》中找到根据,换句话说,他的理论权威来自《春秋》,这是他把自己的著作称为《春秋繁露》的缘故。
①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说:“今子大夫既已著大道之极,陈治乱之端矣,其悉之究之,孰之复之。”
②政治方面: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
③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这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兴办教育、提倡儒学,其必然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汉武帝的这两点措施,为儒家思想上升到独尊的地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延续了两千年之久。
二、评述蔡元培民国初年提出的五育教育方针。
答:蔡元培与民国教育方针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绍兴人,近代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断然弃官南下,回到故乡绍兴,不久即到上海任澄衷学堂代理监督、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创办爱国女学,组建爱国学社。1907年,蔡元培到德国留学,学习心理学、美学、哲学等课程,至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被电召回国,任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主持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1912年7月,因不愿与袁世凯政府合作,辞去教育总长职务再度赴德国,后又转赴法国,与法国友人发起华法教育会,任中方会长,推动勤工俭学运动的开展。1916年底,蔡元培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将之改造为一所充满生气的近代大学。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他任民国政府大学院院长、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代理司法部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翌年辞去其他职务,仅保留中央研究院院长一职。1940年3月,蔡元培病逝于香港。
早在19世纪末,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已开始就教育宗旨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梁启超将理想的国民称之为“新民”,须具有“品行智识体力”三种基本要素;严复提出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也涉及到国民德、智、体三个方面的素质。在此基础上,王国维又导入了西方的美育思想,并率先把美育纳入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将德、智、体、美四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的是担任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1912年2月,他在《教育杂志》发表了《新教育意见》一文,后又以《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为题在《东方杂志》发表。文章针对清末制定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并且认为这五者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偏废,“譬之人身,军国民主义者,筋骨也,用以自卫;实利主义者,肠胃也,用以营养;公民道德者,呼吸机循环机也,周贯全体;美育者,神经系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而无迹象之可求”。
蔡元培认为军国民教育并不是理想社会的教育,可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十分必要,一是从国际形势看,“强邻交迫,亟图自卫”,非如此不能强兵;二是从国内形势看,军阀专政,人民遭殃,非如此不能维护民权。所谓实利主义教育,即“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密切教育与国民经济生活的关系,普通教育中的物理、化学、算学、博物学、历史、地理、手工等科均为实利主义教育的范围。公民道德教育被蔡元培视为五育之“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菲律宾结构设计规范NSCP chapter 1.pdf VIP
- 課程设计---四工位机床.doc VIP
- YAESU 八重洲 FT-8900R 四频段FM车载台 说明书.pdf VIP
-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VIP
- HG_T 4196-2011 化学试剂 十水合碳酸钠(碳酸钠).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湘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1课齐白石徐悲鸿备课岭南版.ppt VIP
- (高清版)DB32∕T 1702-2010 电力用户变电所运行规程 .pdf VIP
- 服装造型点线面.pptx VIP
- 十一自然资源配置.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