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环保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十三五”大气污染防治投资机会选编
网址:
中国环保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十三五”大气污染防治投资机会
一、我国大气污染情况
(一)污染物排放量巨大,大气环境形势严峻
2014年,已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16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好于国家二级标准),占9.9%;14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占90.1%。从各指标来看,SO2达标城市比例为88.2%;NO2达标城市比例为62.7%;PM10达标城市比例为21.7%;PM2.5达标城市比例为11.2%。
2014年,470个监测降水的城市(区、县)中,酸雨频率均值为17.4%。出现酸雨的城市比例为44.3%,酸雨频率在25%以上的城市比例为26.6%,酸雨频率在75%以上的城市比例为9.1%。2014年,酸雨污染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主要包括浙江、江西、福建、湖南、重庆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图表 2014年全国降水pH年均值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数据来源:国家环境保护部
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呈下降趋势,2014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6年下降约23.73%。其中电力行业是二氧化硫主要排放源,钢铁企业和工业锅炉也是重要的二氧化硫污染源。
图表 2006-2014年我国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二)煤炭是大气第一污染源,但仍将是我国主体和基础能源
目前,我国仍是发展中大国,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煤炭消费量逐年提升。工信部指出,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约占66%,煤炭消费总量约37亿吨,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50%左右。全国烟粉尘排放的70%、二氧化硫排放的85%、氮氧化物排放的67%都源于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燃烧,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尽管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节能减排措施,中国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排放量还是排在世界第一位。
(三)火电环保压力增大,超低排放将促使火电成为清洁能源
2014年我国火电烟尘排放量为98万吨,较2013年减少44万吨,减排31.0%3。
图表 2006-2014年我国火电主要污染排放情况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二、大气污染防治行业政策盘点
(一)行政手段:环境治理以效果为导向
1、完善法律法规和排放标准
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以环境质量改善为主线,明确提出防治大气污染应当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提出了面向效果的环境治理,并规定了地方政府责任落实的一系列制度措施,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面转向以质量改善为核心提供了法律保障。值得一提的是,新《大气污染防治法》将VOCs纳入监测范围,从法律层面为VOCs监测提供了有力保障。
完善排放标准体系是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环保管理手段之一。2015年11月,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这是继火电行业大幅提高排放标准后,国家部委首次针对其他燃煤工业锅炉的环保提标改造措施。此外,其它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也已陆续出台,“大气十条”对25项重点行业制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要求2015年已全部完成。
VOCs方面,目前国家已经颁布涉及VOCs排放标准共有14项,其中2015年新颁布的有4项,同时还有18项标准正在制订中。
机动车排放标准方面,在国五标准基础上加严30%的国六标准正在积极制定中,预计2016年底完成。地方层面,京六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已经发布,将是全球范围内最严格的排放标准。
2、强化责任落实
2015年政策更加注重环境治理责任的落实,上收环境监测权、严惩数据造假等举措,趋向党政领导干部追责制。最为突出的是新《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了大气治理地方政府责任落实的一系列制度措施,表现出了对地方政府的严要求以及党政同责,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
监测权上收:2015年8月发布《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要求明晰各级政府和企业生态环境监测事权与责任,地方各级环保部门相应上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国家部门将分三步完成国家对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事权的上收,真正实现“国家考核,国家监测”。上收监测事权也是将环境指标纳入地方考核的前奏。
肃清数据造假:《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等政策,对环境监测数据造价的处分措施做了明确的规定,严惩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
此外,上半年环保部出台的《2015年全国环境监察工作要点》、《环境执法人员行为规范(草案)》以及中央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等文件无一不体现了对环境治理责任的落实。
3、加强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秉承新《环保法》强化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立法思路,新《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信息公开的表述有11处规定。201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环境保护公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