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文化建设,张应强
大学文化建设:坚守传统和善待大学;导 言
大学文化建设已成为理论研究和大学改革实践关注的焦点问题。建设怎样的大学文化,如何建设大学文化?
阿什比:任何时期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遗传”就是大学的传统,而“环境”则是大学所面对的社会现实。
从历时性来看,大学的变革是在“大学传统”和“社会现实”的张力之间实现的;而从共时性来看,大学的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大学传统”和“社会现实”的关系。
大学的文化建设不只是大学自己的事情,更是利益相关者的事情。 ;一、大学文化建设需要坚守大学传统
1、大学传统的形成与演变
中世纪大学:“千年黑暗世纪里人类文明的绚丽之花”。
大学在教会和王权的权力争夺中自由生长;教会、行会和修道院对中世纪大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历就了大学文化精神的基本性向。
作为“学者行会”的大学:自由追求学术,探讨高深学问,精神自由交往,社会文化批判。
大学以“象牙塔”自居,谨慎保持与社会的距离,自由沉思人类之精神与文化遗产,对社会现实进行思考与批判。;大学向教会和市政当局争取到诸多自治权利,确立了“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学者治校”的原则,以此来处理大学与教会、大学与王权之间的复杂关系,也作为大学处理内部学术事务的准则。
中国古代著名书院毫不逊色于西欧中世纪大学。
书院具有学术研究、人才培养、藏书出版等功能。
书院精神与传统:独立办学之态度、追求学问之热望、自由讲学之精神、尊师爱生之情谊、问难论学之风气、人格情性之陶冶、入世与出世兼具等精神。
我国古代大学以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宗旨,将知识、意志、情感及相应各类学问与价值统一于人格的全面发展与完善,指向人文教化的最高目的。;德国大学的革新者洪堡领导创建了柏林大学,他认为大学重在“发展”知识而不在“传授”知识,大学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教,学生的任务主要不是学,而是共同致力于“创造性的学问”,大学应该成为“研究中心”。
19世纪是柏林大学模式的世纪。以传授知识为主要职能的大学,承担“发展”知识的职能。大学仍然是有教育性的,反对大学的实用性目的,反对职业教育。
20世纪是威斯康星大学模式的世纪。美国大学模式对德国大学模式的改造,大学服务社会的理念在全球流行开来。美国大学兼及实用的风格风靡全球,成为现代大学的典范,各国高等教育无不受其影响。;在中国,1921年蔡元培在伯克利大学中国学生会演说时阐述了一种“大学理想”:中国传统的孔墨精神加上英国之人格教育、德法之高深研究、美之服务社会。
大学所孕育和张扬的文化精神传统,在20世纪中叶以来遭遇到工具理性主义文化的全面包围。现代化的压力一直迫使大学片面地服务于市场经济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发展竞争。“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主宰了大学,工具主义理性观实现了对大学教育的征服与统制,大学精神急剧退化,价值教育普遍失位。
日本教育家永井道雄:要警惕“现代大学的危机”。; 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大学教育出现了一种“知性取向”,完整的教育演变为技术教育,价值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在大学中处于被压制和边缘化的境地,关乎什么是好的人生,好的社会的伦理教育则不再是高等教育的中心。
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调查表明:
——教育目标混乱;
——为了招揽学生,同时受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的驱使,许多本科院校丧失了使命感,对其应负的使命认识不清;
——眼光短浅的强调职业教育的主张以其注重技能训练而支配着学校;对于那些赋予存在以意义,并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重大而超越的问题,他们一直漠然置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为了训练的目的,一个人的理智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的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为了科学研究和专门化的需要,对许多青年人原来应该进行的充分而全面的培养被弄得残缺不全。
池田大作和汤因比:现代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学问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失掉了本来应有的主动性,因而也失去了尊严。由于认为唯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所以做这种学问的人都成了知识和技术的奴隶。
实用和功利化教育的直接后果:“教育的外在化”和人文关怀的缺失。;中国现代意义大学的诞生:“冲击——反应”现代化模式。西方的大学制度作为一种制度文明,影响我国大学制度的建构和大学精神的形成。
办在中国的教会大学;留学生回国;蔡元培等移植西方的现代大学制度,倡导现代大学精神——大学是社会的学术与文化组织,以研究高深学问,养成硕学鸿儒为目的。
北大、西南联大的短暂辉煌成为一种历史记忆。
1949年以前的百年,中国大学与自己的固有传统断裂。科技教育对人文教化的压制。
1949年以后,中国大学既与固有传统断裂,又与现代大学制度断裂。教育的政治化和大学的政治化。;大学被置于行政力量的强烈控制下,通过发展现代科技教育,培养科技人才来服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医气功学导论期末试卷.docx
- 请你谈一下你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谈谈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pptx VIP
- 2024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校园招聘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docx
- DB37T19976—2011山东物业服务规范第1部分住宅物业.doc
-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docx
- 赤泥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案例).pdf
- 2024款比亚迪海豹06DM-i豪华型尊贵尊荣尊享旗舰_用户手册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绩效评价总结报告.doc
- 《生物化学》全套教学课件(共13章完整版).pptx
- 15-彭向刚-学习领导科学提升领导力(清华)__(全国各校课件参考).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