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2014届九年级中考模拟(二)语文科类试题.doc

辽宁省营口市2014届九年级中考模拟(二)语文科类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辽宁省营口市2014届九年级中考模拟(二)语文科类试题.doc

上学吧 上学吧 学 校班 级姓 名2014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二)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使用答题卡答题,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汉字。(2分) (1)渲染 ( ) (2)隽永 ( ) (3 )chēn 怪( ) (4) qiú龙 ( ) 2.在下面的括号里改正错别字。(2分) (1)滔光养晦 ( ) (2)按部就搬( ) (3)粗制烂造 ( ) (4)手舞足倒( )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 朝鲜不顾世界各方的坚决反对,再次进行核试验,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 B. 危难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C. 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D.如今团购市场方兴未艾,各家团购网竞争激烈。 4.下面句子中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修改。(2分) (1)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解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问题的重要保证 (2)为了搞好工作,我们要虚心接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5.选出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创新是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是技术创新还是艺术创新,其背后都有创新者的好奇、洞见和决心在散发光芒,成功 离不开机会, 机会只为那些专一的创新者敞开大门。 A.推动?????无论??????固然?????但 B.触动?????只要??????所以?????因为 C.推动?????即使??????只有?????才 D.触动?????不管??????虽然?????但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每当落日黄昏,暮烟疏雨的时候,___ ①一种松脂燃烧的香味 ②山脚下便笼罩着一片苍茫的烟幕 ③缕缕白色的炊烟 ④弥漫在山野的四周 ⑤ 缭绕在茅舍的烟囱上 A.③⑤②①④ B. ③④②①⑤ C. ②③⑤①?? D. ②①⑤③ 7.请结合语境再仿写一句话。(2分) 善思则能“从物资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 。 8.走进名著,下面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3分) A.《水浒传》中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一直安分守己,但经历了“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 道”“风雪山神庙”等事件后,万般无奈,被逼上梁山。 B.《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形象。 C.《童年》中两个舅舅拼命争夺的染坊起火后,外祖父给他们分家。搬家后阿廖沙结识了 朱赫来,他对阿廖沙的心灵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D.《范爱农》记录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及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画面。 9.古诗文填空(13分)  (1)忽如一夜春风来,              。  (2)天街小雨润如酥,              。  (3)         ?留取丹心照汗青。  (4)         ,东风无力百花残。  (5)         ,儿女共沾巾。  (6)俄顷风定云墨色,         。  (7)        ,锦鳞游泳。  (8)造化钟神秀,        。  (9)蒹葭萋萋,        。  (10)《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江水浩渺、视野开阔的诗句是:             ,            。 (1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自己理想的句子是: , 。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选自《三峡》) ??? 【乙】六里, 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