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历史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教程.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三);于丹;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中国古代思想体系的形成 二、汉朝至唐朝儒学的发展 三、宋朝至明清的新儒学;第1课 “百家争鸣”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 诸子: 百家: 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2. “百家争鸣”局面 出现的原因 ;你每天干什么? 放羊。 放羊是为了什么? 挣钱! 挣了钱呢? 娶媳妇儿! 娶了媳妇儿后呢? 生娃娃! 生了娃娃,让他干什么? 当然是放羊!!!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背景;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2.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动 士的活跃和私人讲学的兴起;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 ②反对苛政,以德治民; 某天,鲁哀公请孔子进宫叙谈。哀公请孔子 吃桃子,边上还有一盘黍子。孔子却恭敬的吃掉 了黍子。 哀公笑道:“夫子,侍人送上来的黍子,是 用来擦桃子上的毛的,不是吃的。” 孔子正色对哀公说:“主公啊,我不是不知 道。但是,黍米是五谷中的尊者,是帝王用来祭 祀天地及宗庙用的最上等的的谷物,其地位是很 高的。但桃子的地位低贱,祭祀时也是用不上 的。用尊贵的东西去擦拭低贱的东西,是君子所 不为的。今天用五谷之长的黍米去擦拭低贱的桃 子,臣以为是违背周礼的。故我不敢那样做。” 鲁哀公听了,大家赞赏地说:“夫子所言,真是 妙极了!”; ②反对苛政,以德治民; ②反对苛政,以德治民;2、教育 “有教无类”,首创私学 3、编订文化典籍 ; 2.孟子的儒家思想 ;孟子的思想: 仁政思想: 政治:民贵君轻的民本主义 ;孟子的思想: 仁政思想: 政治:民贵君轻的民本主义 经济:制民之产 勿夺农时 省刑罚 薄赋敛 性善论: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尔矣。” ; 3.荀子的儒家思想 ; 三、道家和法家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德经》; 三、道家和法家 ;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第五十七章》; 三、道家和法家 ; ②庄子 ; 2.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法、术、势;法:体现君主意志的法令、制度 术:驾御群臣、控制权力的策略和手段 势:君主的权势、权威 ; 韩非的法治思想是战国后期这一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它限制贵族特权,维护新兴的封建制度,适应当时中国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但它主张对人民实行残酷的暴力镇压,崇尚阴谋权术,压制工商业发展,提倡文化专制主义,无论在当时或后代都产生了深远的消极影响。 ——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 儒家思想是保守的,认为社会是退化的,最好的永远是最好的,而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不如过去,未来不如现在,所以必须事事以古为法,至少也要保持现状。道家的思想是逃避的,把人生的富贵尊荣,看得都像天际的浮云,绝不追求,也不跟人竞争;如果有人竞争,他们就立刻退让,使对方在没有对象之下自行崩溃。墨家思想是宗教的,像一个苦行僧,无条件地为他人分忧,在人类未能全部快乐之前,他们不单独快乐。法家思想是一种统御术,认为崇古是一种罪恶,最好的时代不是过去,而是现在;只有君主严厉地实行法治,才能发挥国家的功能,完成秩序与和平。 -柏杨《中国人史纲》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