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新建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教程.ppt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 明 理解和掌握: 1、明初重典治国 2、明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立法和司法上的表现 3、诉讼制度的变革;明朝疆域;历史概况;法制指导思想;法律渊源;3、条例 “律者,常经也;条例,一时之权宜也” 弘治十三年(1500年),《问刑条例》,二百九十七条。 4、会典 是按朝廷六部官制的结构编纂的,以各类行政典章制度为主的法律汇编。仿照《唐六典》、《元典章》等 。 ;身份法;第一节 明立法思想与立法活动;第一节 明立法思想与立法活动;(2) 立法技术上,比唐例更精细,体系更完备(如将斗讼分开,贼盗分为强盗、窃盗、抢夺)邱浚:“分为六部……统宗有纲,支节不紊,无比附之劳,有归一之本,吏知所守而不眩于烦文,民知所避而不犯于罪戾,诚一代之良法。” 沈家本:“以六曹分类,遂一变古律之面目矣。一改唐宋传统体例,以名例、吏、户、礼、兵、刑、工七篇为构架。其条文简于唐律,精神严于宋律,在中国法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明《大诰》---空前的普及率 是明朝具有特别法性质的典型案例和训导,与《大明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分四编:即《大诰一编》、《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于洪武十八年至二十年之间颁行,共236条。 实乃敕令谕旨和案例的汇编。 特点:用刑酷烈而随意,以治吏为重点 ;58.关于《明大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明大诰》是朱元璋在位时,为防止“法外遗奸”而制定的 B.《明大诰》强调“重典治吏”,其中多数条文是专为惩治贪官污吏而定 C.《明大诰》对《大明律》中原有的罪名,一般都加重了处罚 D.《明大诰》在当时家喻户晓,是中国法制史上空前普及的法规 ;编例: 例分两种:一是判案依据的典型判例,一种是单行成例。 从《问刑条例》到律例合编:沿元之风气,将历朝条例整理汇编,于弘治十三年(1500年)正式删定“永为常法”。 万历时,将条例附于律文后,律例合编,清沿用之。 ;《大明会典》 :模仿《唐六典》体例,始编于弘治(180卷)至十五年(公元1502年)成书,后续有编纂。称其为将开国百多年典制“足法万世者,荟萃无遗”,但未及颁行。 编纂特点:以官统典。在每一官职之下,先载律令,次载事例,具有行政法典的性质。 ;18.关于中国古代法律历史地位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 B.《北魏律》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 C.《宋刑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仅含刑事内容的法典 D.《大明会典》以《元典章》为渊源,为《大清会典》所承继 ;57. 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至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间,手订四编《大诰》,共236条。关于明《大诰》,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大明律》中原有的罪名,《大诰》一般都加重了刑罚 B. 《大诰》的内容也列入科举考试中 C. 重典治吏是《大诰》的特点之一 D. 朱元璋死后《大诰》被明文废除 ;第二节 行政体制的变革与行政立法;明朝的中枢机构设置;第二节 行政体制的变革与行政立法;二、职官管理制度 1、选任 正途科举八股取士,异途有荐举、捐纳 2、考核 ;三、行政监察制度 都察院(总负责,常设); 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 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到地方录囚、察冤 提刑按察使(外台,行在都察院); 道 监狱,明朝始正式称“监” ;第三节 民事经济法律规范;第三节 民事经济法律规范;第三节 民事经济法律规范;第四节 刑事法律规范;刑罚制度的变化: (1)死刑:凌迟入律,法外酷刑 (2)肉刑:大明律沿用五刑,但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墨面、纹身、挑筋、膑、剁指、断手、刖足、阉割为奴等肉刑 (3)廷杖制度化 (4)增设充军刑(极边、烟瘴、边远、边卫、沿海五等) (5)增设枷号等耻辱刑 、允许以役代刑。;第五节 司法制度的变化;第五节 司法制度的变化;二、诉讼审判制度: 起诉制度:(基本同于唐宋,告、劾) 管辖制度:实行军民分诉分辖制 特别审判制度: 皇帝亲审与法外用刑:廷杖、文字狱、铲头会等 厂卫干预司法;1、九卿会审(圆审) 明朝重要的复核制度,地方上报的疑难案件,罪犯经二审后仍不服判决者,则由六部尚书、大理寺卿、左都御史、通政使九卿联合审判,最后报奏报皇帝裁决。 ;2、会官审录(皇帝任命中央各机构官吏共同审理,录囚) 3、大审(司礼监会同三法司,五年一次) 4、热审(轻囚,恤刑制度) 5、朝审(每年一次,初京师重囚,后扩及地方) 6、会审制度: 三司会审 ,发生重大疑难案件或亟须重新审理的重案时,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会同审问犯罪???将结果奏报皇帝裁决。;种类;三、宦官厂卫干预司法 (东厂、西厂、锦衣卫) 宦官、厂卫干预司法,造成司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