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了宋朝,宰相大臣就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明初有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汉相坐议事 宋相站议事 明相跪议事;一、明朝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
;材料二 1376年,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废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改设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和监察,三司隶属中央,地方权力集中到了中央,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
那时,掌握实权的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同时下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材料三: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8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 160件,共计3 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你如何看待宰相制的废除?;2、明成祖设内阁;时期;张居正,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万历初年担任内阁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前后当国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去世后不久即被神宗下令抄家,还差点开棺戮尸。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3)特点:;3、司礼监太监牵制内阁;和珅
;二、清朝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
;上图:隆宗门内军机处;(3)特点:;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地方与中央(皇帝)的沟通方式:;总结;;1.基本原则;①原因:土司世袭,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秦朝产生到清朝延续了两千多年,它的发展演变历程及对中国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发展线索;积极作用:;对比19世纪前期中西方的历史,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19世纪蒸汽机车;胡惟庸案
朱元璋称帝后,先后任命过四名丞相,其中胡惟庸任职时间最长,权势最重,朱元璋感觉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便于洪武十三年以“擅权枉法” 等罪名,杀了胡惟庸。并趁机将心怀叵测,对皇家统治有危险的???武官员都列为“胡党”,处死抄家,前后延续达10年之久,株连杀戮者达3万余人。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正式下令罢除丞相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一,明君主专制的强化
1,朱元璋废丞相原因,评价
2,内阁的设立明永乐帝性质演变特点影响
3,明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军机处的设立雍正皇帝目的性质特点职权影响
2,密折制
3,文字狱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1,基本原则
2,理藩院
3,改土归流原因含义过程意义;明太祖与奏章(2005上海试题)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也就是说朱元璋平均一天要处理207件文书。计算一下,假设朱元璋每天工作12个小时,那他平均处理一个文书的时间是多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