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oc

《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oc

新桥中学 政治 高二生活与哲学课时练习 编辑:万小芬 2010-9-6 PAGE  PAGE 2 《生活与哲学》 第二课 第二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泰州·2009模拟)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 A.“物是观念的集合” B.“心外无物” C.“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D.“存在即被感知” 2.(镇江·2009模拟)从哲学上看, 与右图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一致的是( ) A.人不能两次踏人同一条河流 B.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天不变、道亦不变 3. 富贵在天,生死由命这是属于(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4.(南京·2008模拟)唯物主义者都认为( ) A.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B.意识??定物质 C.世界是神创造的 D.物质决定意识 5.(连云港·2008模拟2)下列说法正确反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是( )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而神存,形谢则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 6.(南京鼓楼·2008模拟)从哲学的基本派别来看,两大阵营是(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7.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不足之外主要在于( ) A.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等同于哲学的物质概念 B.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 C.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D.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8(2008·广东文基,14)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 ( ) ①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②一元论和二元论 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9.(2008·广东理基,60)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这种观点是( ) A.机械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0.(2007·广东文基,15)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总体上 看黑格尔哲学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1. (2005·广东单科,17) 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从95号的镅(Am)开始,后序的20多种元素均是人造元素,这一科学事实说明( ) A.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意识也可以反过来决定物质 B.在现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已不再重要了 C.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受到了冲击 D.意识的力量带来了物质的成果 12.(2009·甘肃河西五市高三联考)甲说:“我在故我思。”乙则说:“我思故我在。”从甲乙两人的观点可以看出 ( ) ①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②甲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 ③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 ④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3.(2009·豫南七校高三联考)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 )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14(2008·唐山市质量检测)范缜:“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这属于 ( )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不可知论 15.(2009·上海,14)“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