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选编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靳涛;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与经济学解释;
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与展望;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模式与系统谋略;
四、低碳经济与经济转型;
五、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六、低碳经济下区域分化与区域产业优化;;低碳经济是指在一定碳排放约束下, 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 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共同愿景。低碳经济概念具有三个核心特征,即“低碳排放” 、“高碳生产力”和“阶段性”。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
低碳经济可以认为是福利经济学范畴下的对负外部性征税;
低碳经济实际上也是资源配置效率的科学研究,其更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
低碳经济是能源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相关研究综合。
;生态经济是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即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及其矛盾运动发展规律的学科,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
循环经济,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
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平衡式经济。;;“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由英国政府在2003 年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提出, 题为“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
1997年,日本作为《京都议定书》的发起和倡导国,投入巨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光能、氢能、燃料电池等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积极开发潮汐能、水能、地热能等方面的研究。
意大利政府主要通过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措施及技术开发来影响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
法国高度重视并致力于???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力发展以核能为主题的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取得了显著成效。
美国虽没有加入《京都协定书》,但近20年来,美国十分重视节能减碳。美国于1990年实施《清洁空气法》,2005年通过《能源政策法》,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
欧美大多发到国家都非常重视低碳经济发展,而巴西也在低碳经济发展中走在了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
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所做的《斯特恩报告》。
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
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巴厘岛路线图”。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
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
2016年4月22日中美元首对气候变化发布联合声明,两国正式签署《巴黎协定》。;;第一,低碳经济并非“高投经济”。
第二,低碳不等于贫困,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
第三,低碳经济并不意味着高成本。
第四,发展低碳经济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传统产业。
第五,低碳经济与发展中国家谋求自身发展并不矛盾。
第六,低碳经济并不完全是政府的事。
;(一)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1. 经济持续进入中速换挡期;
2. 投资产出率高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
3. 环境保护和碳排放减排压力巨大;
4. “两高一低”的非平衡增长模式必须调整;
5. 结构性减速与经济再平衡压力;
6. 创新与产业优化升级迫在眉睫;;从2002年到2011年10年间,中国的能源消费占全世界的比重由12.7%迅速攀升至22.4%,并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初步核算,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7.5亿吨标准煤。
我国不但能源消费总量大,并且我国的单位GDP能耗也很高,2010年达到1.034吨标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分别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3.5倍,是印度尼西亚的1.7倍。
2014年,我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2.6亿吨标准煤,比2013年增长2.2%。与此同时,2014年我国GDP同比增长7.4%。数字说明我国的能源使用效率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步。
低碳经济虽然日益受到关注,且在近年内有了很大发展,但总的来看压力仍然十分巨大。;新常态经济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