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庄思想与中国现代陶艺.doc
PAGE
PAGE 8
老庄思想与中国现代陶艺
[摘要]大而空的人文思想不足以支撑起中国当代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其实最需要的是一种具体的人文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庄思想之所以能够游刃有余地游离于传统与当代艺术之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它在帮助解决现代人的思想困惑和指导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能够提供重要的参考思想。如老庄思想以自然为美,在言、象、意的认识取舍上为中国当代陶艺创作提供独特的审美视角。在庄子看来,天地万物本为一体,传统与现代也本为一体,当代人与其在现代陶瓷艺术中困惑挣扎,做无病呻吟,不如学庄子“乘物以游心”。
陕键词]老庄思想;中国现代陶艺;传统与现代;自然美得意忘象
[中图分类号]J3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8-0050-03
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步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直到上世纪末中国现代陶艺仍普遍追随西方的脚步亦步亦趋。由于对中国现代陶艺这个新生事物缺乏深入和系统的了解,以至于当时各大院校出现了一些所谓的现代陶艺作品,不仅令人啼笑皆非,某些恶搞行为更加重了人们对所谓的现代陶艺的质疑。其实现代陶艺并不神秘,它是陶瓷艺术在经历了传统陶瓷艺术高峰之后出现的一个崭新的阶段。相对于传统陶瓷艺术的审美法则,它的现代性表现在对创作者主体意识的尊重,从而使当代陶瓷艺术获得了凤凰涅??般的生命力。虽然相对于传统陶瓷艺术,现代陶艺在审美与价值观上有着颠覆性的区别,但是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哲学思想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也为两千多年后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因此对中国古代传统陶艺语言的追溯和对中国现代陶艺语言的探索并不矛盾,对中国当代陶艺语言的时代表现更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层挖掘。
事实上道家的老庄思想博大精深,其思想体系在中国历史上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哲学和智慧而存在,还是一种为古人广泛接受的艺术审美思想。历史上,被誉为“汝窑为魁”的汝窑瓷代表了中国历史上传统陶瓷艺术的最高成就和最为正统的汉民族士人的艺术审美,便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结出的硕果。道家思想以“道”作为至高存在,充满了朴素的自然主义情怀,它让人快乐地享受当下,物我两忘。庄子说:“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朴素的以自然为美、注重内心修炼的审美情怀。正是汲取了这种超拔而灵秀的思想,才有了宋瓷的沉静、含蓄、内敛、典雅的审美高度,同时也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陶瓷艺术高峰。当然,当代陶瓷艺术无需再刻意重复宋人的老路,宋瓷的文化高度也只是对老庄思想冰山一角的理解和诠释,当代人理所当然应该能够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到更多的与现代陶瓷艺术理念相契合的思想交集。
之所以认为老庄思想为两千多年后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需要我们对道家文化中的老庄思想进行较全面的了解。我们会惊奇地发现,道家文化中的老庄思想与现代陶艺中的艺术思想理念有着惊人的暗合,在很多方面完全能与两千多年后现代人的审美理念产生共鸣。道家思想对传统与当代艺术的启示超过了老庄文化对人类其他方面的影响,而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其实非常需要道家文化作为它的指导思想。
老庄思想以“道”为至高存在,展现宇宙视野,并努力论证道的内存性。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这个“大美”,在庄子看来应该是尊自然为美。道的内存性决定了天、地、人乃至万物的运作都离不开这个“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道,既然自然美符合“道”,那么人为地设置美的法则和条条框框则有违于“道”。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也说:“道尚取乎反本,理何求于外饰。”意思是说我们追求的道,就是返璞归真,我们追求的理不用任何装饰。这与老庄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既然这种“见索抱朴”的美早已在中国文化中深入人心,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艺术形式中,那么在现代陶艺创作中我们是否更应该能够容忍泥性在高温中的自然展现,釉在窑火中的恣意放纵,烟熏火燎中产生的窑变甚至脱釉、气泡……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共同作用成就了陶瓷艺术的魅力,传统陶瓷艺术更关注釉色(即金)的表现潜力,现代陶艺更侧重土(代表智慧)、火(代表激情)、木(代表灵气)的艺术表现潜力。传统陶瓷艺术审美是相对单一的,而现代陶瓷艺术审美是多元和综合的。
老庄思想模糊了美与丑、高与下、善与恶、难与易的界限,指出了它们的相对性,这事实上为现代陶艺拓宽、发现美的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老庄思想并不刻意去直视、深究事物的美丑,而是侧重从宏观上探讨人类社会的立身之道(包括了治国、处世、养生等思想),而这种世界观恰恰是古往今来艺术审美的人文基础。庄子笔下描写了许多如支离疏、叔山无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