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诗歌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讲义
古代诗歌鉴赏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 看标题(序、注);阅读下面宋诗,回答问题。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通过“源活水清”的生活现象,意在说明什么哲理?;二.析尾句;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三.抓字词、明意象 ;四.知人论世; “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家生活的时代风貌(注意也要把握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1、写景抒情诗 2、即事感怀诗
3、咏物言志诗 4、怀古咏史诗
5、边塞征战诗 6、赠友送别诗
7、思乡怀远诗 8、山水田园诗
9、思妇闺情诗 10、论道说理诗;潮阳一中明光学校 高三语文;写景抒情诗; 1.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
2.写景常用的表达技巧。
3.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潮阳一中明光学校 高三语文; 唐代疆域辽阔,社会开放,唐人出游频繁,饯行赠诗风气盛行,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离别诗。
;
⑴积累离别诗常用意象。
⑵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⑶离别诗常用的表达技巧:借景抒情、衬托等。;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潮阳一中明光学校 高三语文;闺怨诗有两类:
1 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 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潮阳一中明光学校 高三语文;即事感怀诗:
① “事”,作者写了什么事,或者什么事触发了作者的思绪;
② “怀”, 体味诗人抒的是什么“怀”,注意“事”与“怀”结合点。
;即事感怀诗;潮阳一中明光学校 高三语文;咏物言志诗;1.概括所咏事物的特征。
2.体会作者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
3.表达技巧——象征、托物言志、拟人、比喻等。;潮阳一中明光学校 高三语文;怀古咏史诗;在怀古咏史诗赏析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①要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
②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
③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潮阳一中明光学校 高三语文;边塞征战诗; ;潮阳一中明光学校 高三语文; ;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⑴ 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之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
⑵“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⑴ 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
“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⑵“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谈谈你的看法。;⑴ 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⑵ 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反衬的手法。
⑶ 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潮阳一中明光学校 高三语文;;山水田园诗;潮阳一中明光学校 高三语文;理解下面每首诗各自所蕴含的哲理 ; “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哲理诗鉴赏要点;第二要注意情与理。
哲理诗中的“情”与“理”,是诗人的情感与理性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许多古诗往往情中有理,理中含情。 ;第三 注意理与趣。
理与趣的关系,是诗中的理性内容与审美特征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优秀的哲理诗既富于哲理性,又富于艺术趣味性。;
一般来说,古诗词中的作者的态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