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地区矽卡岩型钨铅锌矿的构造-岩浆-成矿体系.docVIP

蒙山地区矽卡岩型钨铅锌矿的构造-岩浆-成矿体系.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蒙山地区矽卡岩型钨铅锌矿的构造-岩浆-成矿体系

 PAGE \* MERGEFORMAT 8 蒙山地区矽卡岩型钨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构造-岩浆-成矿体系 刘郁平 摘要:通过收集前人资料,对蒙山地区猪头山钨铅锌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区域内北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及其次一级段裂构造的相交、会合部位控制了矿床的成矿空间,岩体接触带及次级构造(裂隙)控制了矿体的形态和产状,受蒙山复式岩体侵入,在内外接触带受有利构造条件和地层岩性控制下,形成矽卡岩型钨铅锌多金属矿床。 关键词:蒙山地区;矽卡岩型钨铅锌多金属矿床;构造-岩浆-成矿体系。 Abstract:By collecting predecessors information on mount mengshan region pig tungsten lead-zinc polymetallic min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studied. Region in the north west, north east to fault and its time to meet intersection, then parts of the primary period of crack control of the ore deposit ore-forming space, secondary structure (fracture) of the contact zone of rock mass and controls the morphology and the occurrence of the ore body, the mengshan compound rock intrusion, the inner and outer contact zone are controlled by favorable structural condition and the strata lithology, formation of skarn type tungsten lead-zinc polymetallic deposit. Keywords:Mengshan area;Tungsten skarn type lead and zinc polymetallic ore deposit;Tectono-magmatic metallogenic system. 引言 猪头山钨铅锌矿系1979年11月至1982年12月赣西地质调查大队四分队在开展新余县荷沂钨多金属矿区普查找矿时发现。当时圈定了猪头山、石山、库里、大仙峰、狗头岭五个区段,其中,库里区段前人已做过较为系统的工作。 本文概要解剖猪头山钨铅锌多金属矿区,结合区域构造和岩浆活动,探讨矽卡岩型钨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构造-岩浆-成矿体系。 1区域地质背景 蒙山地区位于扬子板块江南隆起区(Ⅱ)的西南侧,坳陷带(Ⅲ)萍乡——高安褶断束(Ⅳ)蒙山(Ⅴ)复背斜中断(详见图1)。 区内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广泛出露,晚元古代地层出露较少,晚古生代地层分布广泛。 区内岩浆岩主要有燕山早期第二阶段侵入的中、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即蒙山岩体),次为燕山早期第三阶段花岗斑岩、石英闪长玢岩及辉绿岩脉。地层出露有石炭统黄龙组,下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碳酸盐(详见图2)。 图1 江西省构造分略图 图图2 蒙山地区区域地质简图 2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处于萍乐拗陷带中段偏西,蒙山复式背斜东端,猪头山次一级向斜的南翼,向斜轴向近东西。断裂不发育。区内构造线与区域构造线有所偏离,呈北西西—南东东方向展布。 2.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比较简单,由老到新有: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第四系(Q4),现叙述如下: (一)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 分布范围广,出露于全矿区。地层厚度270m,产蜓及珊瑚化石。地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北或北东,倾角45°~65°。根据岩性特征,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下部: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状泥质灰岩夹含炭泥岩、钙质泥岩。 中部:深灰、灰黑色中厚层状隐晶质灰岩夹泥质灰岩及燧石条带。 上部:灰、深灰色薄层状泥质灰岩夹钙质含炭泥岩及透镜状灰岩。 上述原岩局部地段均已大理岩化。 (二)第四系全新统(Q4) 灰黑色砂质粘土、亚砂土、亚粘土及红土砾石层。厚度不详。 2.2构造 矿区位于蒙山复式背斜东端,猪头山次一级向斜的南翼,向斜轴向近东西。组成向斜的地层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倾角: 45°—47°。 2.3岩浆岩 矿区岩浆岩是蒙山岩体的东缘部分,属燕山早期多期次侵入活动的产物(燕山期第二阶段第一次和第三次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