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古奉高探古及阙疑.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泰安古奉高探古及阙疑

PAGE  PAGE 23 古奉高探古及阙疑 顾川泰山 提要:本文通过文献对比、实地查访,并借鉴有关专家观点,初步得出个人研究结果:(1)奉高古城首建于前122年,实际存在727年左右,早于传统说法12年左右。(2)武帝之所以另建奉高,源于刘氏皇族之间的内部矛盾和奉高古城的优越位置。(3)作为泰城前身,应是“先有旧县后有故县”,而非“先有故县后有旧县”。(4)今邱家店镇石碑村址一带为汉明堂址所在,今西城村址一带,为汉泰山行宫(奉高宫)址所在。(5)北墠村名非源自汉,亦非墠台所在,而是源自明,因处奉高城北,假“封禅”旧事,故名。(6)北墠崖不应是墠台或祭坛,而更有可能为最早于汉的府邸建筑遗址。(7)季札子墓更有可能在博而非赢,具体位置在今唐北墠村址一带。(8)孔子手书“十字碑”,应书于奉高观礼时,写给季札之长子而非季札其人。(9)汉石桥在北墠桥存在过。(10)我国“过桥走百病”的习俗很有可能源自以唐北墠村为代表的泰山一带。个人一管之愚见,更有无解之谜,且为阂疑。 “驱车挥驽马,东到奉高城。”去泰城约25公里的岱岳区范镇故县村(属岔河行政村)址上,历史上曾有一段相当长的辉煌,其上所建的古奉高城,被认为是我们泰安城的前身。百代过客,沧海桑田,古城已湮没无存。作为泰安历史日久弥珍的历史和文化,长期以来笔者亦多有留意。近日,应范镇唐北墠村支部书记、奉高博物馆馆长李鹏邀请,先后与李继生、周郢、陈湘元等几位文史专家一起,再寻古迹,冀有所获。回来后进行梳理,并就几个问题提出一管之见。 一、关于奉高城创建时间的推论 对于奉高城建的时间,多数说法是公元前110年,其直接依据是《泰安志》:“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到泰山封禅,于瀛、博共界割置一县,赐名‘奉高’,辖岳东北四十里,以供泰山”。据此,对于奉高县设置,有的研究者认为是前110年武帝封禅,有的则认为是同年封禅后。众说纷纭,但总得来说还是在前110年。对于,笔者认为奉高县的设置应该更早。 可惜的是,《史记》、《汉书》等当时的文献并未找到相应记述,更没有对设置时间给出说明。甚至对于奉高建制一事也是语焉不详。《泰山志》关于奉高的上述记载,应是引用《太平御览》的有关内容:“泰山嬴、博二县共界,汉武封禅割置此县,以供祀泰山,故曰奉高,治岳东北四十里。”(邱元之《齐记》)。对于这个记载,从几次对于古址的考证来看,还是比较准确的。文献同样没有明确当时设置的时间。对照《史记?封禅》及《汉书?郊祀志》等文献,《泰安志》所提的时间似是牵强。 《史记?封禅》对汉武帝封禅的记述: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东幸河南,登上中岳嵩山,随员奏称山上有喊“万岁”的声音。武帝便以此为祥瑞,“东上泰山”,行封禅事。到泰安的时间是前110年三月,但并没有立即上山,只是“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巅”。便“东巡海上”。至四月“还至奉高”。 一年内两到泰山,得以封禅。 《史记》中所指“东上泰山”,指东岳泰山或是泰山郡均可。至于“还至奉高”,也就是说在汉开帝封禅前奉高县城就已经存在了。由此置奉高在封禅后的说法就不成立了。对于武帝三月另置封高的说法,也不能让人信服。(一)泰山封禅作为旷世盛典,《史记》和《汉书》对于汉武帝来泰山后的记述十分详细,对于置县专供泰山的大事不可能不记。(二)如三月份置县,四月份便驻跸奉高,尚嫌仓促,按当时的效率,民夫都难以征齐。(三)天子巡游,一应细节部署,提前早有谋划,不可能一蹴而就。据此笔者认为,封高县的设立应是武帝来泰山前的某年。 最有可能哪一年呢? 汉武帝在位54年,既富雄才大略也有残暴偏狭,且 “尤敬鬼神之祀”。封禅泰山的动议可以说自即位始,“搢绅之属皆望天子封禅改正度也。”只是当时的窦太后“治黄老言”,从中作梗,“诸所兴皆为废。”但汉武帝并未作罢,从即位起的三十年里,一直为封禅泰山作着各种准备。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武帝铸八剑,分埋泰山等五岳。”《古今刀剑录》。“元狩元年(前122年)济北王刘胡“以为天子且封禅,乃上书献泰山及其旁邑。天子受之,更以他县偿之。”《汉书?郊祀志》。 也就是说,到这个时候,汉天子封禅泰山的意图已经是明朗化,并多方着手相关准备。对于济北王所献泰山,先隶济南郡,再析济南郡,于元狩元年(前122年),厘济南郡南部置泰山郡。郡治曾是作为济北国(郡)治的博县(此时济北国都已迁至今平阴县东北部)。《晋书?卷十四》载:“泰山郡汉置,统县十一,户九千三百。”置泰山郡的同时,于瀛、博共界割置一县,隶属泰山郡,赐名奉高,专祠泰山。并于前109年将泰山郡治迁至此处。至于将年号由“元鼎”改为“元封”,则是封禅后5月份的事,与泰山祭礼相关联。 如此推论,作为专祀泰山的奉高,从前122年算起,至605年隋炀帝“迁岱入博”,改奉高为“玉注镇”止,实际存在727年左右,早传统说法12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