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津中学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VIP

四川省新津中学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四川 重庆 江西 黑龙江 吉林 安徽 天津 投稿可联系qq:2355394692 四川 重庆 江西 黑龙江 吉林 安徽 天津 投稿可联系qq:2355394692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5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2×4=48分) 1. 某班探究课在讨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影响因素时,一位同学出示了以下图片,他想说明的观点应是 (  ) A.忠孝观念渊远流长 B.小农经济具有不稳定性 C.重农抑商观念根深蒂固 D.海外贸易交通艰难 【答案】C 【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依据所学可知,古代中国长期以来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古语云:家有二老不远行。题干图片的对话反映了这一问题。分析选项,C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 2.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  ) 甲:“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乙:“辟邪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丙:“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则焉”。 A.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B.朱熹、李贽、黄宗羲 C.朱熹、王夫之、顾炎武 D.王夫之、王守仁、顾炎武 【答案】A 【解析】考点:明清进步思潮。提出工商皆本的是黄宗羲;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董仲舒;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是顾炎武,故选A。 3. 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发达,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 A.法律至上原则 B.人文主义精神 C.自由公正意识 D.天赋人权思想 【答案】B 【解析】考点:人文主义精神。该题属于史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与分析能力。材料中突出了罗马法对“未成年人及其它社会弱者”这一群体的重视,体现了人文主义关怀,故B项说法符合题意。 4. 法国史学家波米昂说过这样一段话:“革命……摆脱了它的意识形态光环。它不再表示一个社会的总体转变,不再代表一种将所有以往历史都视作毫无意义的普遍更新,不再具有一种从零出发彻底改变世界的含义。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以下历史事件中符合这种“革命”定义的有 ?? ①辛亥革命 ?????②十月革命 ??? ????③工业革命????④邓小平改革开放 ?? ?A.①③④??? ????B.①②③????? ????? C.④? ???? ???D.③ ④ 【答案】D 【解析】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根据材料“摆脱了它的意识形态光环...不再具有一种从零出发彻底改变世界的含义。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得出该“革命”的含义是不对原有秩序的彻底破坏,而是静态且影响深远的改革,最符合的是③④。 5.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就社会转型问题曾说:“有人主张寻求文明应先取其外形,但一旦遇到障碍,而又束手无策;我主张先求其精神,排除障碍,为汲取外形文明开辟道路。”按照他的观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应该是 (  )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答案】D 【解析】考点:西学东渐思潮。“首先变革人心”说明应该新文化运动;“然后改变政令”,对应的应是辛亥革命;“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说明最后发展经济。与此解析相对应的是D项。ABC皆与材料不符。 6.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  )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C.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答案】C 【解析】考点:本题是考察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历程的理解。民族资本主义虽有发展但没能根本动摇传统生产方式,自然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A错误;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是辛亥革命的影响B错误;D选项与题意时间不符。C正确 7. 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中国近代前期的历史发展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发展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  ) A.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