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庄子的教育思想
第七讲 庄子的教育思想;;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 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羡林藏品事件:关怀应回到人性与常识;;惠 子 相 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嚇我邪?”; 《 庄子》一书今存33篇,其中内篇7,外篇15,杂篇11。一般认为内篇系庄子自撰,外篇、杂篇皆出自门人及后学之手。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义艺术风格。
; “庖丁解牛”
——《庄子·养生主》;
庄周梦蝶 (物化)
——《齐物论》;井底之蛙
---《秋水》;“鼓盆而歌”----《至乐》; 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在政治、社会和人生的主张上,庄子和老子大抵相同,但他们思考和表达的方式不同。老子的思考是概念思辨的方式,庄子主要是诉诸主观的体验、借助寓言故事。老子的表达是分解的,庄子的表达是描述的,具有无穷的想象力,其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对中国文学和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由于切入的角度不同,他们思想的重点也不同,老子、孔子都是从群体、社会切入,强调
社会如何稳定协调的
发展,象孔子主张通
过“仁”和“礼”来协调
社会,而老子则主张无为而治。;庄子的思想;庄子的思想;;一、庄子的哲学思想; 1、道论 ; ;道论;大学生做足浴月挣2800 父亲大骂不孝子;2、齐物论;;重庆女大学生毕业后不愿当公务员跳楼自杀;村官考公务员失败发疯 被父母锁铁笼两月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知鱼乐”之辩; ; 三、齐生死
庄子认为生和死都是自然现象,人类的产生是道的物化,而每个人的生老病死也是道的物化。生和死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对待生死也应顺应自然,不必悦生恶死。 ;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恍惚茫昧)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天地之间),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四、齐物我;主旨 ——逍遥游;(三)顺应自然本性的人生态度; ;四 理想境界----逍遥游; 庄子的目的就是追求一种“无所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即顺应万物的本性,悠然自在,适心任性,达到物我一体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尧让天下予许由;成都IT员工过度疲劳猝死上班路上 ;于娟:活着就是王道;;;北大教师夫妇隐居深山十几年 寻桃花源生活(图) ;主旨 ——逍遥游;(二)庄子的教育思想;;2、教育的内容
①虚静无为。他说:“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庄子·天道》)庄子还说:“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故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庄子·刻意》) “休心于恬淡之乡,息智于虚无之境,则履艰难而简易,涉危险而平夷也。”(郭庆藩《庄子集释》卷六上《刻意·疏》,中华书局出版,1997)这样也就真正达到修养的目的“虚无恬淡,乃合天德”了(《庄子·刻意》)。;②三齐——齐是非、齐善恶、齐美丑。即认为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都是相对的。他说:“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争让之礼,尧、桀之行,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庄子·秋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急跑),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庄子·齐物论》)也就是说,事物都是相对的,应辩证的看问题。;; 3、教学原则和方法 ①心斋坐忘。“心斋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