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选读第二册——史部.doc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学经典选读第二册——史部

PAGE  PAGE - 98 - 第一单元 史论篇 第一章 辨其指归,殚其体统 ——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 《史通》 【作者与作品简介】 《 史通》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体系完整的史学理论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对历史编撰体例进行系统论述的著作。它的作者是唐代史学家刘知几。 刘知几,字子玄,徐州彭城人(661——721)。二十岁考取进士,任获嘉县(河南)主簿,一任就是19年。其间多次就汰除冗官、严肃法纪等向武后上疏,而武后只是嘉其直不能用。39岁时,调往长安任定王府令曹。长安二年(702)始担任史职,初以著作佐郎兼修国史,再以凤阁舍人兼修国史,复以秘书少监领史事,“三为使臣,再入东观”,毕生大部分精力都倾注于史学中,生平著作甚多,几乎都与史学有关。50岁时,写成《史通》,这是他的代表之作,也是他为遗传与后世的著作。 《史通》全书二十卷,分为内、外两篇,各十卷。内篇原有39篇,今缺《体统》、《纰缪》、《弛张》三篇;外篇十三篇。内篇主要评论史书体例及史书编撰方法的得失;外篇主要叙述历代史官的建置沿革,并评论某些历史著作。内外篇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使全书构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 《史通》第一次系统地分析、总结了唐以前的史学发展源流、史书体例和史官制度。开卷把唐以前的史学著作归纳为“六家”,即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史记、汉书共六个流派。又将六家按体例归结为编年、纪传“二体”,并评论了编年、纪传两种史体的长短得失,强调了编年、纪传两种史体在史书编纂中的重要性。《古今正史》、《史官建置》系统地叙述了从传说中的“三坟”、“五典”,到唐初所修诸史历代史书发展的历史。和自古至唐的史官和史馆制度的沿革废置,勾划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线索。 刘知几继承和发扬了王充“疾妄求实”的思想,在《史通》中的《疑古》、《惑经》等篇中,对《尚书》、《春秋》等儒经中记载的古史提出了大胆的怀疑。坚持以实事求是的理性主义态度来对待、记述历史,反对历史的宿命论,认为历史上任何朝代的兴亡,人物的成败,都不是天命,而是人事。 刘知几倡导秉笔直书,反对曲笔讳饰,把它作为史家修史必须恪守的基本原则和道德准则。他认为一个史家的职责,就是要忠实地记载历史,不能任意曲笔篡改。他要求史官写史要“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要“不掩恶,不虚美”,“善恶必书”,为此他作《直书》、《曲笔》两篇。赞扬了历史上敢于秉笔直书的人:“仗气直书,不避强御”,“肆情奋笔,无所阿容”,“遗芳余烈,人到于今称之”(《直书》)而严厉批评那种“事务凭虚,词多乌有;或假人之美,藉为私惠;或诬人之恶,持报己仇”的曲笔现象。 刘知几还提出了史家“三长论”,认为这是成为“良史”的主观条件。三长:“ 谓才也,学也,识也。”(《旧唐书·刘子玄传》)所谓“才”,是指写史的表达能力;“学”,是指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识”:是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的能力。 总之,《史通》奠定了我国史学理论的基础,是唐以前我国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的历史编纂学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作品选读】 第一节 六家第一(节选) 【导读】本篇选自《史通》内篇卷一,是本书的开卷之作。六家,就是六种流派。作者在本篇中,对隋唐以前的历史著作的体例系统进行了总结,把它们分成了六个流派,即以《尚书》为首的纪言派,以《春秋》为首的纪事派,以《左传》为首的编年派,以《国语》为首的国别派,以《史记》为首的通史纪传派,以《汉书》为首的断代纪传派。同时一一探讨各派的流变、发展,品评其优劣得失。这样的分法是否科学,是否准确,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但有一点是不能否认的,就是刘知几突破传统的记言、记事两分法的窠臼,在更大范围内作了更详细地划分,这是他超越前人之处。本篇另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一是作者的历史进化观。他认为由于时代在变化,在发展,史书体裁必须适应新的情况,新的时代,否则就会“理涉守株”,从而受嗤于当代,难以流传后世。二是作者的忠于史学,不拘于传统观念的精神。《尚书》 、《春秋》 ,由于相传为孔子所编,历来被尊崇为“经”,地位在史之上,刘知几却把它们恢复到史的位置上,与《史记》 、《汉书》 并列,这不能不说是他的卓识灼见。 【原文】自古帝王编述文籍,《外篇》言之备矣。古往今来,质文递变,诸史之作,不恒厥体。榷而为论,其流有六:一曰《尚书》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传》家,四曰《国语》家,五曰《史记》家,六曰《汉书》家。今略陈其义,列之于后。 【译文】自古以来,历代帝王编撰著述文献典籍的情况,《外篇》 中已经说得很详细很完备了。古往今来,崇尚质朴和讲究文采的风气递相转变,各种历史著作,体例也不固定。探究起来,它们的流派有六:一是《尚书》派,二是《春秋》派,三是《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