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ECS511993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
CECS 51∶93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
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
CECS 51∶93
主编单位:重庆建筑大学
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师论坛化协会
批准日期:1993年9月11日
中 国 计 划 出 版 社
1993·北 京
前 言
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能更合理估计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阶段性能,充分发挥结构潜力,收到节约材料、简化设计、方便施工的效果。从50年代开始,我国在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中已有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进行计算的,60年代曾编制过《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考虑内力重分布暂行规程》(未审定颁布)。近10年来,国内对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进行了更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从而为编制本规程提供了技术依据。
为了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设计中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中国工程师论坛化协会于1988年以建标字第10号文委托重庆建筑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进行《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的编制工作;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反复讨论和修改,最后由中国工程师论坛化协会混凝土结构委员会组织审查定稿。
现批准《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编号为CECS51∶93,并推荐给各工程设计单位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市沙坪坝,邮政编码:630045)。
中国工程师论坛化协会
1993年9月11日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16156484 1 总 则 PAGEREF _Toc216156484 \h 4
HYPERLINK \l _Toc216156485 2 符 号 PAGEREF _Toc216156485 \h 5
HYPERLINK \l _Toc216156486 3 基本计算规定 PAGEREF _Toc216156486 \h 7
HYPERLINK \l _Toc216156487 4 连续梁和单向连续板的计算 PAGEREF _Toc216156487 \h 9
HYPERLINK \l _Toc216156488 5 框架计算 PAGEREF _Toc216156488 \h 15
HYPERLINK \l _Toc216156489 附录A 连续梁、单向连续板和框架梁不需作裂缝宽度验算的最大钢筋直径 PAGEREF _Toc216156489 \h 17
HYPERLINK \l _Toc216156490 附录B 规则框架的简化计算方法 PAGEREF _Toc216156490 \h 19
HYPERLINK \l _Toc216156491 附录C 本规程用词说明 PAGEREF _Toc216156491 \h 31
HYPERLINK \l _Toc216156492 附加说明 PAGEREF _Toc216156492 \h 31
中国工程师论坛化协会 CECS 51∶93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
1 总 则
1.0.1 为了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单向连续板和框架结构中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做到合理估计结构承载能力、变形和裂缝,并达到简化设计、节约材料、确保安全的目的,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单向连续板和抗震设防烈度6度及6度以下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设计。其中,框架结构层数不宜超过8层,高度不宜超过35m;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层数和高度可适当增加。
1.0.3 本规程不适用于以下情况:
1.0.3.1 直接承受动荷载作用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1.0.3.2 轻质混凝土结构及其他特种混凝土结构;
1.0.3.3 受侵蚀性气体或液体严重作用的结构;
1.0.3.4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二次受力的叠合结构。
1.0.4 按本规程设计的结构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JGJ9-8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GBJ3-91)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等有关标准的规定。
2 符 号
2.1 材料性能
编号代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B02-从技术走向管理(北京9月28-29日深圳9月18-19日).doc
- B15《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doc
- B1959住宅建筑现浇楼板裂缝的成因及防治.doc
- B11塔吊附着卸料平台安装方案.doc
- B180-进出口纺织服装检验风险评价体系研究.doc
- B19F西省检察院组网解决方案建议书.doc
- B1楼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
- B20-2pdfV.docx
- AVR492使用AT90PWM33B控制无刷直流电动机.doc
- B2B电子商务平台的主要功能与信息发布.doc
- 二年级数学上册搭配.ppt
- 2023年下半年山东省材料员通用与基础知识考试试题.docx
- 2025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四单元测评卷(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
- 胸外科博士论文开题报告.docx
- 劳务外委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合同6篇.docx
- 批发行业员工劳动合同(新标准版)7篇.docx
- 武术的论文开题报告.docx
- Unit 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 Section A 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doc
- 2025年中国核能发电设备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docx
- 冬病夏治与冬病冬治.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