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8403044-张辂-无线充电技术浅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428403044-张辂-无线充电技术浅析

浅析手机无线充电技术 一、选题背景简介 随着智能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多,耗电量越来越大,手机充电也越来越频繁。杂乱的数据线和频繁的插拔使人们对充电过程感到不胜其烦,不仅如此,频繁的插拔还容易引起手机充电接口的损坏,因此,人们需要一种更加便捷可靠的充电方法。于是手机无线充电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参考《一种用于手机的无线充电系统设计》--周娅娜,二〇一四年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选题现状概述 现阶段有两个主流的无线充电方案,即Po-WiFi无线充电技术和磁场耦合无线充电技术。 1、低功率Po-Wifi无线充电技术 Po-WiFi是英文power over Wi-Fi的简写,直观上翻译过来就是指供电的Wi-Fi,而实际的意义也正是这样。 此概念最初是在2015年、由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UW)的一个科研团队在开发一种利用Wi-Fi信号为手机与其他设备进行充电的技术的时候提出来的,并由他们为此项技术命名为Po-WiFi或Wi-Fi无线充电,可让低功率的电子产品在28英尺的距离内进行无线充电。 这项研究计划建立在研究团队最初设计的原型基础上——在17-20英尺范围内,利用Wi-Fi芯片组供电的免电池温度与相机 HYPERLINK /ART_8800265409_480401_AN_68be2131.HTM \o TH3-PH校准程序pH和Redox (ORP)电极 传感器。 从技术原理来看,透过在多个Wi-Fi通道上投射少量的电波流量,搭载Po-WiFi技术的路由器可模拟连续传输电力,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于Wi-Fi效能的影响。 参考《Are smart phones in the range of WiFi charging?》--EE Times, Nathan Eddy 然而目前此项技术的应用推广所遇到的限制——正如前文所述——充电功率太低以及充电距离太短。图一所示就是无线电充电效率和距离的关系,图二所示就是目前Po-WiFi所能提供的电压值和手机设备所需的最小阈值电压之间的关系: 图一:无线充电效率和距离的关系 参考《Powering the Next Billion Devices with Wi-Fi》 --Vamsi Talla, Bryce Kellogg, Benjamin Ransford, Saman Naderiparizi,Shyamnath Gollakota and Joshua R. Smith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后文图二图三来源相同) 图二:Po-WiFi提供的电压和手机所需阈值电压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现阶段的Po-WiFi技术并不足以支持智能手机的充电,一方面是因为无线电能的传输收到距离的限制较大,另一方面是因为传输的电压不足以驱动智能手机开始充电。 图三显示的是Po-WiFi的接收端原理电路图: 图三:Po-WiFi接收端原理图 结合前文所述,Po-WiFi是在基本的WiFi高频信号(2.4GHz)中叠加入少量电波流量信号,再在接受端通过选频回路将这些用以充电的电波流量信号提取出来,送到后续的充电回路中。图三中的和所组成的就是所谓的选频回路(Matching Network),选出的频率的大小由以下公式(1)给出 (1) 根据原论文,为了满足后级电路的需求,同时减少信号的损耗(主要来自于电感的损耗),所以使用了6.8H的电感和1.5pF的电容。 提取出来的信号没有直接送入充电回路,而是先经过一个整流器(Rectifier)进行整流。图示的和构成的电路将前级的输入信号(假设为单一频率的正弦信号)进行移位,变成了(目的是达到后级DC-DC转换器的最小驱动电压),接着通过进行半波整流,再通过进行滤波,最后得到较好的直流电压。图四为我根据图三所示的原理图进行的仿真电路图,其中的元件参数因原电路图中未涉及,故只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判断给出。其中信号发生器的输入波形参数如图五所示。最后得到的波形结果如图六所示。 图四:整流滤波电路仿真电路图 图五:信号发生器输入波形参数 图六:移位及整流滤波后的波形图 这其中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的,就是该研究团队为了达到较低的电压损失以满足后级DC-DC转换器的最小驱动电压的需要,使用了一款特殊型号的二极管——Skyworks公司出品的SMS7630-061二极管,下面的表一就列出了该二极管的一些主要参数: ParameterSymbolMinTypicalMaxUnitsBreakdown Voltage1VTotal cap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