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焦虑症的食疗方法吃什么好.doc

中医治疗焦虑症的食疗方法吃什么好.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焦虑症的食疗方法吃什么好

中医治疗焦虑症的食疗方法 吃什么好 时间:2011年06月17日来源:养生堂 作者:百科全说 焦虑症属中医神志病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各科临床中都占有很高比例,且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其内容散见于“不寐”、“烦躁”、“善恐”、“惊悸”等病证中。 中医治疗焦虑症的食疗方法 一、银耳莲子汤: 材料:水发银耳,莲子,冰糖适量。 做法:用烧水浸泡莲子至发软,洗净银耳摘成小朵,一起加入薏苡仁,加水煮45分钟,加入冰糖调味。 功效:清热解渴、养胃健脾、祛湿补血,滋阴顺气。银耳莲子汤是常用的治疗焦虑症的办法。 二、枣麦粥: 材料:枣仁,小麦,粳米,大枣。 做法:将枣仁、小麦、大枣洗净,加水煮至10沸,取汁去渣,加入粳米同煮成粥。 功效:养心安神。适用于妇女烦躁、神志不宁精神恍惚、多呵欠、喜悲伤欲哭,及心悸、失眠、自汗。 三、桑叶猪肝汤: 材料:鲜桑叶,猪肝。 做法:桑叶冼净,猪肝切片,用清水煲汤,煮约60分钟,用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止咳去热、消肿清血、补肝美肤、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等。 四、海带绿豆粥: 材料:海带,绿豆,粳米,片糖适量。 做法:先浸泡海带片刻,洗净切碎;绿豆略浸泡后洗净;粳米淘洗干净,共煮为粥。 功效:消暑解毒、利水泄热。 五、玫瑰花烤羊心 配制原料:鲜玫瑰花50克(或干品5克),羊心50克,精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鲜玫瑰花放人小铝锅中,加精盐、水煎煮10分钟,待冷备用。将羊心洗净,切成块状,穿在烤签上边烤边蘸玫瑰花盐水,反复在明火上炙烤,烤熟即成。可边烤边食。   焦虑症患者吃什么对身体好?   1、 饮食宜清淡、食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2、 多补充营养素,如维生素B群、 钙及镁、L-酪胺酸。   焦虑症患者吃什么对身体不好?   1、 避免可乐、油炸食物、垃圾食物、糖、白麦粉制品、洋芋片等易刺激身体的食品。   2、 忌烟酒。 焦虑症的形成多有一个较长的病变过程,单一脏器病变为数不多。鉴于上述探讨,本病的病变脏腑主要在心、肝、肾,病机主要体现于肾—肝—心轴上。因此,治疗亦应从此轴出发,但有主次之分。如《素问玄机原病式》说:“三焦相火无不足,肾脏阴难得实”,并提出“养肾水以胜心火”的治法。《景岳全书》说:“凡治怔忡、惊恐者,虽有心脾肝肾之分,然阳统乎阴,心本乎肾,所以上不宁者,未有不因乎下,心气虚者,未有不因乎精。”又肝肾有精血相生、同寄相火的关系,故治疗应重视肾肝二脏,以滋肾疏肝清火为基本法则。 焦虑症作为情志障碍,尤与肝胆的生理功能失调密切有关,其病因病机多因邪入少阳,肝失疏泄,胆的分泌功能失调,气郁失达,郁而化热,扰乱心神而出现焦虑诸症。焦虑症中医疗法有较好的疗效。 焦虑症中医疗法,以辨证论治为原则。适时改善脑组织的营养状态,治疗与调节相结合,并修身养性,沉思、锻炼,以缓解焦虑症状。中医是怎样治疗焦虑症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1、焦虑症中医疗法讲究静以修身养性,沉思、锻炼和放松休息都可以有效地缓解焦虑症状,不过,这些方法的效果因人而异。如,有躯体症状如偏头就不太适合。 2、适时改善脑组织的营养状态,焦虑症中医疗法强调人体要适时改善脑组织的营养状态,消除肌体神经细胞因消耗大量能量而引发的内功能紊乱,以此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改善睡眠,从而达到调节机体功能的目的。 3、治疗与调节相结合,焦虑症中医治法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与表现来进行对症治疗,提倡治疗与调节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在疏肝、补肾、健胃、利肺的同时还能起到安神,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 肝肾阴虚型:   症状表现:怕恐不安,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午后面红,易出汗,四肢弱,眩晕耳鸣,五心烦热,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脉细数。   心虚胆怯型:   症状表现: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多梦易醒,心悸食少,恶闻声响。舌多正常,脉细数或弦细。   痰热扰神型:   症状表现: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惊恐不安,心烦不眠,多梦易惊,口苦目眩,胸满痞塞,烦躁不安。  中医认为人的睡眠依靠人体“阴平阳秘”保持正常,阴阳之气自然而规律的转化是正常睡眠的重要保障。祖国医学认为失眠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亏虚,阴阳失衡,神明受扰,心神不宁所致,病位在心和脑,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内经》提出失眠病机为“阳不入阴”。《灵枢.口问》曰:“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主?……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当卫气不得入于阴,则引起不寐,《灵枢.大惑论》云:“卫气不得入于??,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可见阴阳失调是该疾病的基本病因病机,调和阴阳、宁心安神是治疗该病的基本法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