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当下中国青春电影创作的价值走向.doc
PAGE
PAGE 9
试论当下中国青春电影创作的价值走向
青春片无疑是近年来华语电影市场上最值得关注的类型,从2009年的《非常完美》到2010年“11度青春”系列中的《老男孩》,以及2011的《将爱情进行到底》和《失恋33天》,尤其是2013年的《致青春》《小时代1》《小时代2》《中国合伙人》,2014年的《后会无期》《分手大师》《小时代3》《同桌的你》,2015年的《夏洛特烦恼》《小时代4》《何以笙箫默》,每一部影片都能引发社会性话题,进而引发观众非理性的观影热潮。这些影片都以不俗的票房成绩证明了自身的存在价值,也证明了中国大陆电影市场在这一题材创作上的长期贫瘠以及观众对这一题材饥饿般的需求现状。与票房神话相伴随的,还有热度不减的争议性话语,这也透视了中国大陆青春片创作的不成熟以及存在的问题。观众的观影心理与电影的文化消费取向息息相关,因此,解读青春片的价值观,了解年轻观众的认同心理及审美趣味,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华语电影的叙事逻辑与观众市场分流,从而提升华语电影的品质与竞争力。
一、 消费至上,宣扬单一的金钱观
青春片系列中最耀眼的无疑是由郭敬明自编自导的《小时代》系列。相比原著,电影《小时代》在对情节、人物性格删繁就简后,仅保留了原著简单的人物关系,将四姐妹的成长史变成了一群俊男靓女的时装秀,将“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变成了一场少男少女的幼稚而浮华的春梦。《小时代》仿佛是大陆电影市场的一块试金石,以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力量试探着观众的观影心理与审美趣味。相比电影本身,似乎观影后的吐槽更精彩,更让人回味无穷。有的评论者甚至认为《小时代》是“配音版PPT而非电影”。慢镜头特写、柔光、环摇等MV的影像风格将该片包装成了一个幻梦感的商业广告,有形式却没有内容,有明星却没有角色。在诸多的批评声中,“拜金价值观”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许多批评者认为该片对物质与消费的推崇会给年轻人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扭曲年轻人的价值观。“在一个极力缩小巨大贫富差距、遏制中下层阶级暴发户层出不穷的国家,这部电影触及到深藏于中国社会价值观下的敏感神经”。[1]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小时代的成功就是郭敬明本人的成功,导演是这部电影最明显的品牌植入与最大的卖点。郭敬明将个人的成功哲学与对物质的态度借片中人物之口直白地道出,这种毫不节制的态度激怒了众人。
虽然《小时代》的弊病比比皆是,但它的商业成功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小时代》四部曲累计票房已超过17亿元,距离20亿元的总预计并不遥远。它成功的秘诀之一是编导郭敬明对于目标受众与电影市场需求的把握。电影营销专家王大勇曾说道:“现在的影片没有绝对好坏之分,只有是否接近观众之分,和观众心理接近性越大,越能吸引观众。”[2]以15-25岁的年轻人为目标受众的《小时代》是在摄制、营销等等各个环节都与粉丝保持着亲密的互动,想方设法靠近、拉拢观众,可谓做到了与观众零距离的接触。“年轻人爱‘玩’什么,《小时代》就做什么;年轻人在哪里,《小时代》就在哪里。”[3]
《小时代》如一面镜子,映射出了当下中国现实及电影市场中光怪陆离的真相,让中国电影的通病在这里集中大爆发,如非电影的拍摄方法,价值中空等等。片中所宣扬的那种将幻想包装成理想,炫耀成功与财富的价值观在青春片里比比皆是。如薛晓璐执导的《北京遇上西雅图》所宣扬的价值观就让人无法苟同:一个漂亮女孩文佳佳一边做着富豪的小三,一边找一个优质男做备胎,从一个怀抱到另一个怀抱,生活性质并无太大的差别,都是以物质为标配的幸福生活。影片将当下中国漂亮女孩头脑中意淫的理想生活变成了银幕上的一个不切实际的美梦,所以省略了小三遭遇道德谴责与单身母亲应付艰难生活的情节,只留了一个浪漫的开头与幸福的结尾。2016年上映的续集《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除了有狗尾续貂之嫌,在价值输出上也并未有多少高明之处,其浓浓的文艺腔里包裹的依旧是浓浓的金钱味。就连陈可辛执导的《中国合伙人》仍没有超越对成功学、对财富的炫耀。
这些电影所宣扬的改变生活的方式都是类似于一种走捷径的方式:依靠外力的一夜爆发的方式,而衡量成功的标准也是唯一的,就是物质与金钱的获得。如果这就是年轻人所向往的“理想生活”,也难怪专业影评人会忧心忡忡。
二、 怀旧当道,唤起大众的青春梦
似乎当下中国的年轻人都提前进入了怀旧的时期,即使是已然年轻的“70后”“80后”也开始大张旗鼓地怀旧。纵然怀旧与年龄并无必然的关系,但与日韩、欧美的青春电影立足于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相比,侧重当年年轻人生活的华语青春片让怀旧提前到来了,如《将爱情进行到底》《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同桌的你》等等。这些电影都开始往回看,对回忆进行叙述,以过去为主要叙事时空,以怀旧为主要的情绪基调,引领观众集体在回忆中漫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