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春水稻-1
稻类作物栽培;第一节 稻类作物栽培及世界水稻生产;一、稻类作物简介;目前稻类作物的栽培主要用于食用(稻米约有90%直接为人类所食用),一部分也用作饲料及重要的工业加工、酿造业的原料,稻草、稻糠等副产品可作为饲料和造纸原料。稻草的综合利用也有很大市场。
稻类作物有着良好的食用价值,稻类作物的颖果—稻米,营养丰富,精白米含淀粉77.6%,蛋白质7.7%,脂肪1.1%,粗纤维0.3%。稻米中淀粉颗粒小,粗纤维含量也低,细致可口,容易消化和吸收。
;稻谷中外层包有谷壳,比较而言不易吸湿返潮和遭受虫蛀,便于运输和贮存。
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稳定粮食产量的关键作物之一。面积4.5亿亩左右,占粮食作物的1/3,总产量近2亿吨,占粮食总产40%左右。
全国近2/3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世
界
稻
消
费
量;*;;水稻一度是全球第一??作物,目前仅次于小麦;2003年世界稻谷面积和产量;2010年世界水稻的生产 ;● 1981 年日本制定了“超高产作物的开发及其栽培技术研究”计划,力争15内实现单产增加50%(9.4~12.2 t ha-1) 的目标。
● 198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提出 “超级稻”育种计划,目标是到2005 年育成单产潜力较现有品种提高20%~30%、产量潜力达13~15 t ha-1。
● 1996 年,中国农业部启动了“中国超级稻”计划:比对照品种增产15%以上,绝对产量于2000 年在较大面积上稳定实现单产9~10.5 t ha-1 ,到2005 年单产跃上12 t ha-1的台阶,2011年达到13.9 t ha-1 (湖南邵阳,百亩)。;我国三大作物总播种面积及总产量;三大作物单产比较(中国农业统计资料,2010);;直接用于食用的稻米约占84%,工业用、饲料用约占10%左右。;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水稻单产水平停滞不前,水稻增产已成为世界性难题(Horie et al.,2005)。我国水稻单产水平较世界平均高出30%,增产的难度大,江苏的水稻单产水平较全国平均高产30%,进一步高产的难度更大。;稻类作物栽培;第二节 水稻的起源、分类及生产分区;栽培稻起源于野生稻。
世界上栽培的稻种有两个,一是亚洲栽培稻种(Oryza sativa L.),也称普通栽培稻,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二是非洲栽培稻种(O.glaberrima Steud.),仅局限于西非一带栽培,起源于热带非洲野生稻。
;共同祖先
古冈瓦纳大陆;?世界上有三个起源地,即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我国水稻起源于华南。
中国有三种野生稻
普通野生稻(O. rufipogon W.Griffith),是普通栽培稻的祖先。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台湾、江西、湖南、福建等省区。
药用野生稻(O. officinalis Wall.),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
疣粒野生稻(O. meyeriana Baill.),旱生稻,主要分布在广东、云南、台湾等省区。;我国有很长的稻栽培历史
浙江河姆渡、湖南罗家角、河南贾湖出土的炭化稻谷证实,中国的稻作栽培至少已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 wild rice (Oryza rufipogon Griff);第二节 水稻的起源、分类及生产分区;;;Indica (hsien) types:亚热带和热带起源于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尼的稻类作物。
Japonica (keng) types:起源于中国、日本和朝鲜的稻类作物。 Sinica
Javanica:热带类型,籽粒较大。目前分类不详,可能是Japonica的亚属。;Indica Rice;Japonica Rice;稻亚种特点;生态亚类;旱稻;*;存在于孟加拉、印度、泰国、缅甸、越南和印尼。
幼苗活力很强,晚熟,籽粒有20-30天的休眠期,对光周期敏感。
植株具有随着水层加深快速伸长节间的特点,最高可达5米深。;水、陆稻均有通气组织,但陆稻种子发芽时需水较少,吸水力强,发芽较快;
陆稻的茎叶保护组织发达,抗热性强;
陆稻的根系发达,根毛多,对水分减少的适应性强。
陆稻可以旱作,也可水种,但陆稻产量一般较低。
;稻的通气组织 (aerenchyma); 通气
组织;籽粒类型;品种类型; 目前,我国杂交稻仍以籼型杂交稻为主,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其中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广西、广东、江西、福建、贵州等省(市)是杂交稻的主产区。;杂交稻根系更为发达,吸收养分的能力强 。
杂交稻的分蘖能力更强。
杂交稻光合潜力高、而呼吸作用相对低,所以碳水化合物的累积更多。
通常杂交稻的穗更大。
养分投入需要高,以获得更高的产量。
常规稻的抗虫性更强。;生育期;种植制度;再生稻;这项技术主要适合南方中稻地区推广,尤其适合于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