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道宽,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命题源流与阐释.doc

何道宽,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命题源流与阐释.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何道宽,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命题源流与阐释

[何道宽]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命题、源流与阐释 ——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五 作者: 何道宽  来源: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关键词: 媒介环境学 媒介生态学 命题 源流 诠释 哈罗德?伊尼斯 马歇尔?麦克卢汉 尼尔?波斯曼 [摘要]: 本文对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媒介环境学派与中国学者原创的媒介生态学进行辨析,对该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命题、思想源流、代表人物进行梳理,回顾并总结中国学者对该学派的研究、评价和阐释,旨在推动传播研究在中国的自省和发展。 一.反思与前瞻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研究》的刘洁先生希望我能够谈一谈北美媒介环境学,我当然求之不得,因为这个学派正是我的研究重点。该刊准备出版探讨媒介生态学和媒介环境学的专辑,借以检讨中国传播学现状和发展势头,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近两年,国内学者开始探讨传播学发展的新契机,拓宽了视野,创造了新机。仅以2007年的几个重要会议为例,5月在南京大学召开的“新闻传播学前沿课题研讨会”、8月在江西师范大学召开的“中国传播学高端学术研讨会”、12月在深圳大学召开的“中国传播研究之未来”等会议的核心课题都是“反思与前瞻”,着重从宏观上研究学科危机、范式和发展、学派的梳理等问题。 从目前的势头来看,我们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以施拉姆等人为代表的经验学派、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和政治经济学派、法国结构主义学派,美国的批判学派、北美的媒介环境学派都纳入了我们的视野。 国内的创新苗头令人鼓舞。邵培仁、崔保国等探索的媒介生态学就具有原创的价值,这是国内原生的传播学派。由于国内的媒介生态学派和北美媒介环境学派的英文名称相同,均为media ecology,我们有必要对这两个学派做一番梳理。 二.群星速写 北美传播学家伊尼斯(Harold A. Innis, 1894-1952)、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1980)、波斯曼(Neil Postman,1931-2003)、莱文森(Paul Levinson,1947)我们都已经相当熟悉,他们的代表作已经和中国读者见面。 但以他们为代表的媒介环境学派对国内的读者还比较陌生,我们还缺乏对这个学派的宏观把握,研究这个学派的势头才刚刚出现,其标志之一是笔者和吴予敏教授主持的北京大学出版社“媒介环境学”译丛。2007年,译丛的前两部《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和《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已经问世。 国内的媒介生态学派和北美媒介环境学派的英文名称相同,两者的关怀却不一样。大体上说,媒介生态学关心媒体的经营管理、媒体之间的关系、媒体与社会的关系,媒体如何健康发展、如何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媒介环境学派主张泛媒介论,其关注点涵盖整个人类文化的健康和平衡,既有微观的媒介媒体研究,也有宏观的文明演进研究,它非常注重广义技术的发生、发展,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道德关怀。(4) 媒介环境学已经走完了三代人的生命历程。该学派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成长于20世纪50年代。第一代的代表人物有埃里克·哈弗洛克、哈罗德·伊尼斯和马歇尔·麦克卢汉,其中的伊尼斯和麦克卢汉已经在国内广为人知。20世纪70年代以后,第二代学者日趋活跃,代表人物有尼尔·波斯曼、沃尔特·翁,主帅是波斯曼。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三代代表人物成名,他们是保罗·莱文森、约书亚·梅罗维兹、兰斯·斯特雷特、林文刚、埃里克·麦克卢汉、德里克·德克霍夫,他们多半在90年代以后登场,目前活跃在世界各地。(4,5,6) 伊尼斯(Harold Innis,1894-1952)的背景是政治经济学,他擅长加拿大经济史,20世纪30年代在芝加哥大学获政治经济学博士,旋即回多伦多大学执教。20年代至40年代,他已经出版经济学专著4部,成为著名的经济史家;40年代以后,他的研究重点转向传播学。50年代初,他出版《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向》,成为著名的历史哲学家、媒介理论家、传播学家。他不幸于1952年英年早逝,留下1 000余页的“传播史”手稿,可惜未刊。伊尼斯最著名的贡献是“媒介偏向论”,认为任何媒介都有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他奠定了传播学多伦多学派的基石。(8) 20世纪30年代,麦克卢汉在剑桥大学攻读英语文学,获博士学位,30年代开始在美国和加拿大大学执教,1946年从美国回到多伦多大学,任英语教授,50年代开始转向传播学研究。60年代,他把传播学从书斋里解放出来,送到千家万户的普通人手中。他为伊尼斯的《传播的偏向》作序,宣告甘愿做伊尼斯的“注脚”,为传播伊尼斯的思想立下了汗马功劳。(9) 在以后的二三十年里,他擎起多伦多学派的大旗,成为世界级传播学大师。他创建“文化与技术研究所”,办了多学科研究的杂志《探索》和《预警线通讯》,出版了《机器新娘》(1951)、《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