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时评写作例文
PAGE \* MERGEFORMAT 9
【时评写作例文赏析】
“不说错话”的学生是没有希望的
何三畏 2010年05月14日《南方人物周刊》
5月4日,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大学。从走进校园到在公共食堂和学生“共进午饭”后离开,长达4个小时。其间再度展现了已近风格化的温氏“政治晚节”,传达着特定的政治信息。可是,大学生们“并不理会”。新华社的报道着重描绘了北大图书馆里总理和大学生们长达一个半小时的令人难堪的“交流”。
报道说,“交流”之前,总理有这么一段话:“我是来谈心的,希望同学们说心里话。”“我不怕讲错话,你们更应该不怕讲错话。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也是科学民主的体现。”有过中国式的政治生活教训的人们,知道要求同学们在这种场合说“心里话”是不现实的!同时,也容易对一位70多岁的政治老人请求一群20岁左右的被当作绝对精英来培养的青年不要忽悠他的惊心动魄的情景麻木不仁。
这完全搞颠倒了。毛泽东先生从前在纪念五四时曾说过,青年永远是最活跃的力量,他们代表社会运动的方向。他们永远在寻求表达,他们担心的是主流社会“承受”不起,政治家不能接招。现在却反了过来,是政治领袖向青年发招,向青年要求真实的表达,而青年却“承受不起”,避“心里话”而惟恐不及。如此颠倒的逻辑就在五四的发源地上演,岂不怪哉。
不过,好歹“总理的一番话让现场的气氛轻松而热烈”了。同学们举手提问。他们都问了些什么呢?第一个“抢先得到提问机会”的一位男生“向总理提出了如何克服学习中急功近利的问题”!
晕倒!这是一个问题吗?这是一个大学生的问题吗?就算这是一个问题,是你心里真实的困惑,你为什么平时不问你的同学不问你的辅导员不找学校党团组织解决,而要把它带到这万众瞩目的场合献给总理献给五四?再说你听不来话吗,总理不是一开场就送你们4句话,其中一句就是“要有远大理想”,这不是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了吗?
接下来,一个大二女生的问题是问总理对大学生的实习和“做志愿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希望”。这跟第一个男生的问题一样,表达了青年学子需要“精神保姆”的可爱愿望。然后的问题“越来越大”,大到一上网就知道:一个女生的问题是“国家对民办大学有什么样的鼓励政策”,挨着是一个关于“西部大开发”的问题。还有一个“钱学森问题”(即“为什么当代中国培养不出大师、创新型人才”),这也是一个“老掉牙”的问题,总理已经讲过多次,报纸上已经说滥了。
这就是新华社长篇报道里的所有问题。它们都“正确”无比,都精心回避了总理的请求和愿望,回避了一个青年对政治领袖应有的要求和追问。可怜一位爷爷般的政治老人以自己“不怕说错话”来激将,这些孙子们还心头紧锁,不知所云。如果说这就是北大学生的“心里话”,那岂不是说这些学生的心里空空如也?
总理和这群年轻人“相邀”,是费了心思相邀的。他一到来就说,“我总觉得,还是五四这一天来北大最合适。”——“这一天”是什么意思,北大学生应该懂;“科学民主”4个字,总理前后说了好几遍。
另据北大学生披露,说总理来到现场就表示:“我这次来就交代过学校,不要刻意安排,我一来就把学生关在楼里不让出来。”而且这是他通常所受到的“待遇”:“坐在我身边的学生,我一问,不是学生会主席就是其他的学生领导。不用说,肯定是安排的。”这符合大多数中国人的经验常识,因此不算什么新闻。
但大学生们听了却不应该一笑了之。甚至连总理告诫他们,“真诚的东西才会永恒”,也无动于衷。即便是经过挑选,要把一群如此绝对的“没有问题”和“不说错话”的大学生整整齐齐地挑选出来,也应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吧?
不过,总理毕竟是总理,他并不因为学子们提不出问题而报废了这一次北大之行。他想说的话,仍然会穿插进来。例如,他再次提到“公平正义比太阳更光辉”。只是大学生们仍然保持着无话可说,绝不“沾染”这一“人间的光辉”。
不会提问,意味着不会思考。不会“说错话”,有可能永远错下去。但是,我仍然相信,思考一个时代最重要和紧迫的问题是大学生的天性。我不相信大学生会自愿放弃他们的追求。我不相信一个人在身体和思想最活跃的青春期,心里会没有冲突没有困惑,会真的无话可说。
“狼爸”萧百佑的是与非
HYPERLINK 2011年11月25日 《南方人物周刊》
在中国,论断是非实非易事。
萧伯纳在剧作《巴巴拉少校》中曾写过一个可笑角色——纨绔子弟一无所成,却敢轻率回复他父亲的疑问:我最大的长处是能明辨是非。这个细节,已通过早逝作家王小波在他那本著名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序言里的引述而广为人知。一般读者看至此节,往往付之一笑,却忽略了经历过那个荒诞年代的王小波的用心,那是1949年山河巨变后的前30年的中国,是与非、常识与谬误、人性与反人性,只在一念之间,却深刻决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班数学活动《小动物在哪里》PPT课件.ppt
- 全国节约用水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pdf
- 机动护士培训【30页】.pptx
- unit 2(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上册.doc VIP
- 控制系统仿真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第三版薛定宇习题答案.pdf
- 土地资源管理学(第二版)张正峰,第一至第十二章知识点.docx
- (人教2024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跨学科实践: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 课件.pptx
- 化工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书1116.doc
- 宋元考古课件:磁州窑.ppt
- 2023年西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