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师大新版历史下册第8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ppt

2016北师大新版历史下册第8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北师大新版历史下册第8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第二单元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一、辽宋澶渊之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说契丹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渔猎、游牧,居住在山洞,比较原始的状态。 (2)根据材料二,指出契丹人的政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建立政权。 (3)根据材料三,指出契丹人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会农耕。 (4)根据材料四,指出契丹人的疆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管理的土地范围扩大。; 材料一: 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 四时畋猎是生涯。;材料二 ; 材料三:辽代前期,这一区域除沿燕北“塞下”一线及域中一些地方辟为牧场,有一定量的畜牧业生产外,其他部分则被有限制地陆续招民开荒,辟为农田,因而,辽代前期燕云地区的农业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史籍中常有如“燕蓟大熟”等类似记载。 ——张国庆:《辽代牧、农经济区域的 分布与变迁》;材料四:契丹夺取幽云十六州;2. 宋辽之间的战争;材料二:辽大举南下; 说一说: 宋代建立后进行的北伐结果怎样? 北宋北伐失败。 想一想: 契丹人的南下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怎样的后果?杨家将的故事为什么会在民间如此广泛的流传? 后果:破坏了北方的经济,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 流传原因:杨家将的抗辽保证了北部人民免受辽的侵扰,维护了人民利益。;3.澶渊之盟; 材料二: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北宋)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辽国与北宋贸易的物品有羊、马、橐驼、麻布、食盐、珠玉等,其中以羊、马为大宗,每年约数万只,主要供应皇家的需要,“河北榷场博买契丹羊,岁数万”。而北宋对辽输出的物品则有香药、犀象、苏木、茶叶、瓷器、绵帛、漆器、粮食为主。宋太祖时即“辇香药、犀、象及茶与互市”。宋辽间的榷场贸易活动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两国财政的重要来源。 ——陈鑫:《试论北宋与辽夏边区的违禁贸易问题》 (2)根据上面的材料,说说澶渊之盟的作用。 结束战争,恢复经济生产,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二、宋夏议和;西夏王陵; 2.宋夏的战与和;思考:你如何看待宋与辽、夏之间的战争?; 思考:有人说辽、夏对宋的战争是侵略战争,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说出理由。;三、碰撞中的交流;(1)材料一:宣化辽墓发现的《备茶图》;探究思考:(为开放性,答案合理即可);三老对弈图;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及教材中的相关信息,说说辽所管辖下的北方地区人们的生活情况是怎样的?; 榆林窟位于甘肃省安西县城西南榆林河两岸的悬崖之上,现存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开凿的42个洞窟,因河岸榆树成林,因而称之为榆林窟。 ; 第25窟壁画:两头健壮的耕牛顶上横置木杆,一人在奋力拉动深深插入土中的犁头。这种二牛抬杆直辕犁的耕作方式,在西北农村一直沿用到今天。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夏地区已经学会耕作技术,改变了游牧骑射的生活方式。; 榆林窟第3窟开凿于西夏中晚期,此窟的洞窟内容和形制独具一格,保存了大量的精美壁画,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奕棋、舞蹈、冶铁等画面反映了当时现实生活的真实场景。; 第3窟的西夏壁画《玄奘取经图》,是汉文化传入到西夏的历史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说一说: 从现在??留下来的榆林窟的壁画信息中,11世纪的西夏人是如何生活的? 信仰佛教、过着农耕社会,受汉文化影响。 想一想: 汉族和党项族之间是否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说出理由。 是。党项族的生活有许多汉人的习俗,而汉族也吸收了党项族的习俗。;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北宋)苏辙:《栾城集》; 本课小结(二); 本课小结(三)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