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历史时期中国的气候变迁选编.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时期中国的气候变迁选编

历史时期中国的气候变迁;一、第四纪气候变化与人类的产生;1.第四纪初期中国气候形成三大区:受夏季海洋影响的湿润季风区、向干燥方向发展的干燥区、向高寒方向发展的青藏高原区 2.大理冰期:更新世晚期,气候寒冷加剧,促进人类的直立行走。;冰后期的环境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繁荣;黄河文明产生的气候机理;;汉唐盛世与气候波动;;1.汉代气候温暖是造就汉代文明的重要因素。气候变化引起了植物带的变化移动,也是农耕区的扩大与缩小,也影响了农牧民族势力消长和经济文化的变化。 2.从东汉开始,中国进入了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长达600年的相对寒冷期。 3.唐代在中国2000年的历史上属于温暖湿润的时期;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1.农牧业分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 2 .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北界北移,产出的多样性更加明显。 3.可供农作物生长的时间延长,农作物生长周期减短,复种次数高。; 4.农作物单产产量高 5.唐代温暖湿润使水利建设成效显著 6.使南方地区的开发有了保证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近岁延州永宁关大河岸崩,入地数十尺,土下得竹笋一林,凡数百茎,根干相连,悉化为石。”);;宋代气候变化与宋元历史发展趋势;气候变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以往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周期性南迁往往是以这些地区的寒冷气候为潜在动力,故中国历史上几次重大的北方民族南迁高潮对应着千年尺度的寒冷期,西周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南迁对应着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寒冷期,东汉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南迁正应对着100至500年左右的寒冷期。;;从南宋为开始的长达800年左右的寒冷期,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1.由于气候寒冷,北方游牧民族长期处于一种高压状态,威胁中原农业民族。 2.由于气候寒冷黄河流域农业经济衰落,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成为定局。;;明清小冰期与社会波动;明清小冰期对中国的影响: 1.明清时期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一直处于一种高压状态。 2.由于气候寒冷,黄河流域农业经济进一步衰落,沙漠化进一步向南扩展,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 3.由于气候寒冷,自然灾害频率高,社会处于十分不稳定的状态,影响了中国农业的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和农业经济推动力和效率的转化。;;本章小结;2.第一个寒冷期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寒冷期。《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长江、汉水冻结的情况,说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寒冷。;5.第二个寒冷期从公元一世纪到公元600年,即东汉南北朝寒冷期,这个寒冷期以公元4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资治通鉴》载晋成帝初年,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全部结冰,冰上可往来车马及几千人的大部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4℃。;8.第四个寒冷期从公元1300年到1900年,即明清严寒期。此间,1329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橘尽冻死。1493年,淮河流域降大雪,从当年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洞庭湖变成“冰陆”,车马通行。??五千年来,我国气候四个温暖期与四个寒冷期交替变迁,其时间上的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到此结束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